• 關於我們
  • 服務項目
  • 商品總覽
  • 部落格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服務項目
  • 商品總覽
  • 部落格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哲學與觀點 (47)
  • 職場二三事 (51)
  • 生活二三事 (42)
  • 職場故事 (3)
Apps行銷 (0) 想法 (2) 理念 (3) 自由 (2) 大阪 (1) 旅遊 (1) 旅遊規劃 (1) marketing (0) 行銷 (3) 12強冠軍 (0) team taiwan (0) robots.txt (1) 人生 (1) Philosophy (1) 價值 (3) 商業模式 (2) 服務 (2) 產品 (1) 品牌 (3) 客群 (2) 客群分析 (2) 社群 (3) 網路行銷 (3) SEO (1) SNS (2) 資訊架構 (1) 台灣鍵盤趴 (1) 老貓 (1) 鍵盤 (1) 下午茶 (1) 港式 (1) 祥發港式茶餐廳 (1) 美食 (1) 茶餐廳 (1) 西門町 (1) 創業 (3) 創新 (2) 商模 (2) 憤怒鳥 (1) 成功 (1) 企業 (1) 投資 (1) 管理 (2) 角色 (1) 責任 (1) 攝取 (2) 減肥 (4) 運動 (2) 飲食 (2) 傳遞 (1) 媒體壟斷 (2) 理論 (1) 資訊 (1) UX (2) 教育 (4) 設計 (1) 賈伯斯 (1) diet (1) 健康 (2) 飲食控制 (1) 孩子 (2) 遊戲 (4) 備份 (1) apps (1) LINE (1) 22k (1) 心情 (1) 抒發 (1) 反媒體壟斷 (2) 自尊 (1) 自重 (1) 道德 (1) 媒體 (1) 臥軌 (1) 關廠工人 (1) 影評 (1) 悲慘世界 (1) 電影 (1) game (1) gungho (1) 平衡距 (1) 社群黏著度 (1) 門檻 (1) experience (1) iPad2 (1) education (1) 雜談 (1) Easy Taxi (1) UBER (1) 破壞式創新 (1) 柯P (1) 柯P 意思 (1) 柯P 為什麼 (1) 柯文哲 (1) 連勝文 (1) 會議 (1) 開會 (1) 領導 (1) 威力彩 (1) 樂透彩 (1) metaether (1) metaverse (3) 元乙太 (1) 元宇宙 (2) Discord (1) NFT (2) pixel (1) pocket operator (1) 權威距離指數 (1) 創意 (1) 紀律 (1) Foodpanda (2) 回顧 (2) 新創 (1) emotional labor (1) 情緒勞動 (1) AI浪潮 (1) 人工智慧 (1) 技術變革 (1) 生成式AI (1) 關鍵字思維 (1) 悟空 (1) 遊戲市場 (1) 黑悟 (1) 黑神話 (1) 黑神話悟空 (1) 成就 (1) 挑戰 (1) 鬥嘴 (1) 負面行銷 (1) AI (1) cuboai (1) 公關 (1) 經理人 (1) 職場 (1) 職業素養 (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話語如劍 - 談父母教養孩子應有的言行

話語如劍 - 談父母教養孩子應有的言行

2013 Feb 26 生活二三事

差不多一個月以來都在進行面試,主試官最後往往都會問到: 「你覺得自己的優點是甚麼?缺點又是甚麼?」   對這個問題我著實傻住過,但是仔細一想就知道:我的優點是求知慾,缺點則是自卑。 一個每天嚐試在網路上留下數千字的人居然感到自卑?這可能有點矛盾吧?   直到昨天才發現,母親很習慣用「你很丟臉耶~」來評論諸如一些桌面散亂的小問題。 於是乎我還蠻在意「丟臉」這件事情的,很自然就會拿來評價自己的所作所為。   在這瞬間聯想到了: 原來,話語如劍,你怎麼和孩子溝通,孩子就被雕鑿成怎樣的人。   [title]童言童語好嗎?你不會問同事要不要一起吃飯飯、喝茶茶吧?[/title]好吧...說不定會... 身邊非常多同學朋友都成了父母,每天我在塗鴉牆上看到的孩子照片,大概可以舉辦一個「最可愛孩童競賽」,至少可以取個前十名... 相信看到孩子渾圓泛紅的可愛臉龐,難免會想要跟他「咕嘰咕嘰」一下,純遊戲還可以,逗逗孩子笑的確是很快樂的事,但是長期教養時,可能要盡量避免童言童語了。   雖然現在很多人鼓勵雙語教育,但是個人認為,孩子在小時候能夠培養正確的中文語言邏輯,對於未來閱讀、學習都會有較好的幫助,所以父母在家庭教育的初期帶來正面的影響,可能比送去學兒童美語更重要。 孩子語言發展最快速的時候是在0~6歲,一到兩歲時孩子會自然而然使用疊字詞(對於發音及語言的熟練度),但是父母「主動示範」的情形,可能會帶來一些混淆。 父母的身教言教對孩子影響甚鉅,過年的時候我看到表姊的孩子雖然才4歲多,但是能夠非常正確地做出要求與溝通(「我可以喝汽水嗎?我只想要喝一小口。」),讓我非常的訝異,其中最大的差距就在於:平常就把孩子當作小大人一樣的溝通。   台灣很習慣於把文、理做出明顯的區分,但是語言和邏輯是遠在知識之上的基礎,父母透過說話溝通,可以讓孩子更感受到關懷與愛;在孩子視線或聽得到的範圍內,也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否則潛移默化帶來的效果也會很驚人。   [title]等到孩子說出了「你很賤耶」,打罵已經晚了[/title] 從上大學以後一直都讓我很訝異,因為從小在家幾乎是聽不到任何髒字,雖然國中難免會用言語進行逞兇鬥狠的威嚇,但是「賤」這個字真的是非常在忍受範圍之外。 或許你常常不知不覺說出這一類的詞語:「賤」「機八」「北七」「腦殘」。   語言除了語句的邏輯與組成,還有語意的判讀,孩子或許可以透過溝通訓練邏輯和組成,但是因為缺乏社會交流與經驗,對於語意的判讀能力較差,這些輕度的言語暴力,很容易讓孩子誤以為是正常且愉悅的用語。   當然隨著年紀成長,孩子還是會了解「這是髒話」,可是一旦進入生活中變成慣常用語,有一天孩子就是有可能會用你罵過他的話來罵你...   不管是抽菸喝酒罵髒話,如果大家都能在意一下「有沒有孩子在現場」,這對社會應該是正面且有效的幫助; 父母則可以注意孩子犯錯時,責罰的合理性,並且注意不要讓自己淪於情緒化,如果成人朋友無意中做錯事、說錯話,象徵性的責罰(拍打一下),可以提醒孩子這是無意的錯誤行為。   [title]「馬麻~馬麻~馬麻~」有效處理孩子的叫喚[/title] 孩子很聰明,知道音速比自己動手腳來得快,所以當孩子只是單純想要父母親的注意,會率先選擇使用聲音來進行叫喚,這時候要有效的處理當下的需求,是餓了嗎?渴了嗎?想上廁所?還是要給把拔抱抱?   我常常看到在公共場合,母親對於孩子的「馬麻」機關槍打得無法招架,禁止孩子說話甚至於打罵說孩子很煩...這都已經進入一種情緒化的狀態,其實當孩子對眼前的事物想要進行提問,那正是最好的教育時機。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會不斷地去探索周遭的事物,更小一點的時候用手和嘴,把所有抓得到的東西放進嘴裡,長大一點就學會詢問,通常這時候可以最快速的學習累積。   專注於言語這檔事,可以引導孩子正確的提問方式:問問看、想一想、為什麼、告訴我。 把提問昇華成交流和教養,幫助孩子對眼前的疑惑進行思考,甚至於和孩子一起探索,這都是身為父母可以把父母當得更好的機會。 如果孩子可以把自己的父母親當作偶像、萬事通、大玩偶,相信可以幫助社會更往正面前進。   [title]鼓勵那些孩子喜歡的、缺乏的[/title] 稱讚孩子「很漂亮」「很可愛」,是初期價值觀養成的一個謬誤。 通常我都會問親戚的孩子「那你都學了些甚麼?」(天啊,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長輩)   我的朋友和同學們真的都擁有超級可愛的孩子,但那真的是基於天生的基因優勢,漂亮和可愛,長遠的來看並不會成為一個成人生存的主要技能。 適度的稱讚當然是必須的,但是過度的著重稱讚外觀,會造成孩子對於評價同儕的角度產生誤解,認為「我只跟長得好看的人做朋友」,因為那是父母親戚所重視的,孩子自然會更重視; 所以那些勇於宣稱自己是「外貌協會」的朋友,無庸置疑的想必從小就是個可愛的孩子。   矯枉過正也是沒有必要的,當孩子被稱讚可愛、漂亮,請孩子對稱讚的對象說謝謝,「跟阿姨叔叔說說你最近都做了甚麼?」讓正面的行為得到更好的鼓勵。   未來的世界將會更多元、複雜,要讓孩子專注於他所喜好的事物上,培養興趣、熱情,而不是一窩蜂的「跟著世界轉」,當所有人都是醫生的時候,醫生自然會失去工作。(所有人都是法官的時候,醫生也會失去工作唷~) 鼓勵孩子去做他所喜好的,並在過程中保護他,發掘未來的發展性,即便只是喜歡電動玩具,也有策略、美感等更深的學問在裡面,要放開心胸去接受孩子的無限可能。   [title]結語 - 童年只有一次[/title] 當然,由於筆者還沒有當父母,所以這純粹只是個人基於教育和觀察所提出的一些建議與看法;也千萬不要矯枉過正,讓孩子的童年變得嚴肅而無味。 無論如何,童年只有一次,即便到現在我們都努力著有一天可以回到童年的時代,純真無邪,享受生活;同樣的,對父母來說,陪伴著孩子長大也只有一次。   只要父母多花一點心思去教養自己的孩子,勝過補習班老師的千言萬語。   而我如果有了孩子呢? 他大概很早就會開始學這一堆有的沒有的吧.... (「你昨天問的CSS呢,可以去看看老爸的部落格今天這一篇。」)   end.  

  • education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sega有個孩子叫巴哈,你不關心孩子與他無關

  • 2013 Feb 03

奇異博士II觀影前須知(無雷)

  • 2022 May 06

2012台灣鍵盤趴

  • 2012 Dec 04

祥發港式茶餐廳

  • 2012 Dec 04

己願他力?還是平衡理想與現實

  • 2024 Jul 27

歐付寶服務於社群媒體上遭批事件之我見

  • 2015 Nov 24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