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距離指數」在侵蝕你的組織和心靈嗎?

熟悉一點的朋友就知道我曾經在小學實習過一年,我幾乎可以肯定沒有比教育圈更講究「倫理」的領域了:除了畢業年份較為接近的「學長姊」稱呼之外,幾乎所有同儕都是「老師」,一般行政稱呼「組長」「主任」,對於實習指導的老師更要稱呼為「師傅」。

回首將近20年來看,很難想像在這樣的稱謂下,人可以變得那麼服從,幾乎只要更高輩分的長官給出指示,不論多麼地不合理,或是當下根本不在自己的職責範疇內,幾乎都是馬上服從、沒有不去做的。

在一些階級關係較為明確的公司和組織之中,除了上對下叫名字、叫外號之外,往上一路「組長」、「科長」、「課長」、「經理」、「協理」、「副總」,到了老闆則有「先生」「老師」之類的稱呼,私底下也是「哥」「姊」的冠上尊稱。

這些稱呼就會帶來「權威距離」,而這個稱呼造成了在組織中、心理上的距離,除了決定在討論、提案、說明時該怎麼措辭,其中嚴重程度的排序就是「權威距離指數」(Power Distance Index);我第一次接觸這個名詞,是看到一個韓航的空難事故紀錄,大意是說:

副機長一開始就發現飛機高度不對,但是在和機長對話時,使用了大量的「尊稱」「建議」等迂迴暗示的說法,

彷彿高度不對這件事情比自己的態度、對方的尊嚴都來得更不重要,只到飛機撞山前幾秒,才改用正式的口令語氣,這時機長發現跟進時,一切也來不及了,賠上百餘條人命。

後來韓航跟進黑盒子調查,發現副機長雖然和機長有著對等的職務位置,但在稱呼和態度上所帶來的距離,居然可以徹底蒙蔽了機長正視真相和事實的機會,

就結果來說或許大部分是機長的問題,可是從稱呼上做出改變,卻可能帶來有效的影響,於是後來在韓航之間完全改用美式的口令,直呼名字、直說做法,也為韓航的飛航安全帶來了新一輪的革命。

我對這個故事印象深刻,對比上自己在教育圈、媒體圈的經驗,很容易看到那些高來高去的稱呼、轉來轉去的說詞,是怎麼使得真實的意見與觀點,消失在彼此鄉愿的詞語推讓之中,有一句話說得好「寧可在彼此爭吵中前進成功,總好過擁抱在一起泣訴著失敗」,古語也說「相濡以沫、不如兩忘於江湖」,這兩句話都太過貼切。

最近PCHome除了在疫情期間的物流失靈、讓消費者體驗極差,近兩季度表現跌入谷底,高層相繼離職,幾乎是一個大公司、大集團很難想像得到的各種低潮一起發生,但市場上除了最常看到的批評、建議、分析和「如果是我會怎麼做」之外,很不可思議的是有一派護航者,大體是說主事者人好心也好,只是一入宮門深似海,一些大公司內的事情也不便多所置喙…

我彷彿看到了那個看著飛機即將撞山、卻不敢直呼機長姓名的副機長,就在眼前。

「權威距離指數」的詞意和故事,真心再寫實不過了:飛機高度不對、即將撞山;或許市場上大部分的說詞並不了解真實狀況,或許真有那一兩成的聲音是打落水狗,把真實狀況和可能的方向,都考慮在一起做出最佳的決定,才是好的領導者。

如果你成天只聽到溢美之詞、如果組織內部總是看似一路向上,不妨觀察一下公司內的權威距離指數,或許你高在雲端,沒有嘗到人間煙火。

後記(寫於2022/8/22):

我非常訝異在這篇文章發表之後,就馬上見識到了一次「權威距離指數」發威的狀況,在此補充一些後來發生的狀況跟資訊。

原文投稿之後,編輯表示因為「舉例針對」,所以不好刊登,這點我完全可以理解,所以我把上述提到的網家內容修正為:

在現代的職場上,我們更容易看到後來韓航所採取的作法,也就是以英文姓名稱呼彼此,這個有點陌生的職場習慣,其實背後隱含著希望組織當中可以溝通順暢、點出問題的概念;

越是歷史悠長、組織龐大的公司,我們也越很容易看到尊稱與英文姓名混用,在面對不同人時要想清楚各種說詞和資訊的區隔和屏蔽,組織內「進步」「改善」「改過」的建議和需求,就很容易變成迂迴暗示的作文比賽。

或許只要不遇到公司或產業如飛機撞山般的嚴重情況,這種充斥在公司當中的微妙氛圍,是很難被發現而且改變的。

後來編輯的意思更微妙了,希望我能從禮貌和效率著手,去闡述一個做事直接明確、不拘泥於上下關係的向上管理概念。

我的老天兒啊,「權威距離指數」在說的還真不是禮貌跟效率的問題,提起這個話題,我們更應該在意的是能不能在職場的文化和傳承中破除這個虛假的禮貌文化;在歐美的教育環境中,只要有著基本的禮貌,並不能侷限師生之間針對一個議題有著建設性的討論,甚至是辯論;

可是一旦「尊師重道」擋在了眼前,錯的不能明說、產生一些問題甚至只能息事寧人了,這樣是我們期待的現代化環境嗎?

這篇文章來說,他指出了台灣的權威距離指數甚至比紀律分明的日本還要高,在代工業生態下或許沒有問題,但在國際化品牌化的轉型之中就有問題了。

等等,國際化和品牌化?那不就是市場上對台灣企業最詬病的一環嗎?

之所以會出現韓航這個非常極端的例子,就是為了去說明權威距離可以帶來飛機撞衫這麼大的衝擊和影響,更不要說一些企業策略、方向這種攸關發展成敗的言詞,在各種迂迴暗示之中,淪為請上級指導示下的失敗溝通了。

原本我只是想補充一下十年來居然沒有認真寫過的一個題目,想不到在投稿時,確確實實的體會了這個社會的「權威距離指數」,就是這麼地高,高到連去說明這個詞彙的原意都「不夠謹慎」了。

你呢?

「權威距離指數」在侵蝕你的組織和心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