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約莫有三周沒有更新了,有非常多文章停在草稿中…
主因還是沒能好好抽出時間來沉澱,至於上班之後有多忙,就不解釋了。
稍早,又看了一次《賈伯斯:遺失的訪談》,最有感觸的依舊是那幾段:
微軟缺乏品味啊、網路即將成為未來(1995時的預言)…等等。
惟獨,當賈伯斯提到企業中角色最常犯的錯誤時,特別讓我想到許多人、事、物,特此有了動力紀錄之。
[title]人生最可怕事之一:忘了你是誰?[/title]
這通常會發生在幾個狀況中:好職稱、好公司、好背景。
—
出社會兩年有餘,真是見識到「台灣充滿企業和老闆」,據不負責任消息指出,台灣一直都擁有一百萬間中小企業;也就是說,如果大家願意這樣稱呼自己,那台灣有一百萬個執行長、業務長、財務長、研發總監、行銷總監…
只要敢說不怕人笑,好職稱還真的會讓某些人把你當一回事;只是講久了不害臊,有天人家發現這行銷總監就只管兩個人,正是自己和執行長…
職稱不重要;重要的是職能。
—
曾經有遇到過某個業務,頂著過去在名片上印著某報紙,把自己當作一個媒體人,談起業務來趾高氣昂、還不時對各種時事提出針砭,那樣子還真像是個大生意人。
看在工作來往的份上或許還有人願意應付兩句;但是把過去的經驗無限擴大,自以為出來行走江湖自有天高的價格,那就不見得有人買單了。
公司再大,你終究是走在老虎面前的狐狸。
—
背景則可以應用在很多面相上,但大抵不離開「曾經」、「過去」、「我朋友」,這樣的人交往久了你會發現:好像他自己沒有做成甚麼事,倒是見過、認識不少做大事的人;仔細一想,好像真正成功的人往往沒有很多時間,至少,不會把時間用來說大話。
如果不是真聊到興起、或是要和對方做一個深度的自我介紹…我一向不會提起「外祖家過去賣的是棺材,小時候還著實睡過幾次」這種強硬的背景。
人一把驕傲的事情說出來,成就僅此而已,更何況說的是別人。
[title]人生最可怕事之二:誤以為自己是誰?[/title]
一開始提到賈伯斯的訪談,當中有一段是這麼描述著的:
「這些人他們搭上了準備升空的火箭,前途一片美好;很快的,他們誤以為火箭是自己蓋的,任意改變方向,最後墜毀。」
當人經常性的忘了自己是誰(who),接著就會誤以為自己是誰(somebody)。
彷彿一言足以興邦、變更世界潮流、改善市場經濟、操縱社會走向…
殊不知媒體是殘酷的、群眾是善忘的,當一時的話題消失,一時的影響力也會跟著消失。
而當這些影響力事實上是來自於職稱、公司、背景時,這一切的落差將更為明顯。
每個人都可以有效地騙眾人一時、騙自己一輩子;
但是不可能騙眾人一輩子,所以總有一天要覺醒於誤解之中。
不論是自己、或是媒體、或是有意識的某些人,當人被推上雲端時,就要時時檢視自己:
是靠自己的能力嗎?擁有這樣的資格嗎?這樣的高度符合現實嗎?
只有離開了被人拱上的雲端,摔下來時才不至於粉身碎骨。
[title]人生最可怕事之三:長幼稚、不長成熟[/title]
這大概是最難的一件事了:
任何一個幼稚的人都不會知道自己是幼稚的,誠如一個好辯的人不知道自己多嘴。
人與人之間有很多關係,而這些關係會隨著時間、地點、事件而產生或消失。
此時,人們最盼望的是一種成熟的處理方式。
我有一個朋友很有智慧,當他的合夥人選擇離開時,他用一種極其大度的姿態給予祝福,並且指點了對方一些建議和看法。
即便做不成生意,依舊可以成為朋友,正是買賣不成仁義在。
如果這位朋友是一個很幼稚的人,給出去的是一頓關於背叛和咒詛的臭罵,又或者是在背後講些閒言閒語….話說出去了,就凝結在時空和記憶之中,如果這起心動念並不是善意,終究會留下反噬。
或許一次離開還沒有辦法讓兩人的關係善了,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怕的是這商場上的日子還長得很。
[title]結語[/title]
我不敢說這是甚麼人生智慧,只是再次看完賈伯斯對於當時執行長的許多看法時,心生感慨。
不見得真的是甚麼最可怕之事,足以叫人害怕的事還很多;
只能說,這些事情我時時警惕、小心著、戒慎恐懼。
end.
留言
在〈人生最可怕之事〉中有 1 則留言
[…] post 人生最可怕之事 appeared first 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