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鍵字思維

  • 在關鍵字思維中錯失參與AI浪潮的先機

    在關鍵字思維中錯失參與AI浪潮的先機

    在AI浪潮下,我覺得一個可惜的現象是,過去20多年「搜尋引擎思維」的影響,使得很多人習慣了「抓關鍵字下結論」。

    一些具有社經地位的長輩們,由於不理解圖靈測試的內涵,又不願意花時間使用生成式AI,快速得出「AI只是很會掰,一本正經講瞎話」的結論,這似乎成了某個群體的反射。

    「為什麼要在手機裝APP打字?有事我不會打電話嗎?」這樣的排斥進步、不願意跟隨時代改變的情節再次發生。

    然而,生成式AI的真正威力在於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進:

    • 一年前:它能生成一段文字,雖然生硬但不算差,有能力的人用來開啟工作,恰到好處。
    • 兩個月後:AI可以寫詩、作曲,生成的圖越來越難辨真假,還能讀網址和檔案。
    • 再兩個月後:AI能輸入指定風格、文字、語言,甚至模擬完整思維,回答跨領域問題。
    • 又兩個月後:AI可以寫出指定腳本和功能的專用AI。

    即使市場已經大肆慶祝這是人類技術史上最誇張的一次爆炸點,仍有超過九成的人不願意花30分鐘,與可以對話的AI好好聊一次天,探索當前進步的真實程度。

    某些人寧可相信這只是Buzz Words,股票數字只是有錢人的炒作,也不願意理解這個新的爆發點可能為你、為我帶來的全新機會與轉折。

    當你不能意識到現在進步的曲線是前所未有的高斜率,AI和擁抱AI的人持續進步,而時間再過半年、再過半年、再過半年……

    現在仍有排斥、不屑心態的人,真的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