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教育

  • 教育挑戰:從跟孩子鬥嘴到挑戰生活

    教育挑戰:從跟孩子鬥嘴到挑戰生活

    有句話說「三歲貓狗嫌」,當孩子成長到三歲左右時,他們會經歷第一次的叛逆期。(接下來直到四十歲之前,他們會不斷找到各種理由,認為自己與父母處於對立狀態…)

    這是因為在這段時間,孩子們開始掌握了「語言」這項工具,並逐漸發展出縝密的推理能力和邏輯思考,這個過程讓他們產生一種萬能感與滿足感。

    我認為,語言發展良好的孩子,在開始學校生活時,會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與自信心。

    但這也帶來一個副作用——「與父母鬥嘴」。有時候,連我也不能輕易在這些「嘴仗」中取勝。因此,我有個強烈的信念:「不能讓孩子在嘴砲中佔上風」。

    讓我慢慢解釋。

    去年八月,我和老婆、小孩及一群朋友前往宜蘭的那山那谷露營,第二天一早便參加了為期三小時的漂漂河活動。

    孩子們玩得非常盡興,而我則是在整條河中跌跌撞撞,消耗了不少精力。

    其中最精彩的一幕是在下游即將結束前,有一個河灣突出處,這裡的水較深且有一處約四五公尺高的懸崖。

    導遊此時邀請大家:「來啊,我帶你們跳下來。」

    說完,導遊和幾位助教人員立刻示範,並保證這絕對安全。

    此時,我的兩個孩子興奮又害怕地說:「啊~~我不要~~我不敢~~」 連我老婆也有些猶豫。

    這注定了當天我無法只是旁觀了事…

    於是,我跟著前面幾位勇敢跳入潭水的學員一起攀爬上去,並對孩子說:「看看爸爸也是敢跳的!」

    「噗通!」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我迅速沉入潭水深處。 當天水量充沛且水質清澈,有了救生衣的幫助,我很快浮上水面,沒有嗆到水,並享受了一次小小的自由落體和全身浸泡的感覺。

    接著,孩子們也受到了鼓舞,和媽媽一起完成了他們的小小跳潭,並表示這是他們參加過最有趣的活動之一。

    今年我們再次來到漂漂河,但因為河水流向改變及地震造成的水質混濁,我們僅進行了漂流,未做更多活動,但孩子們依然樂在其中。

    現在,問題來了。

    如果當時我選擇放棄,事情會如何發展?

    可能,我的孩子會跟著我一起放棄,這可能會讓他們變得更謹慎,錯失許多生命中應勇於追求的機會。

    可能,他們會選擇自己跳下去,依然會覺得有趣,學習到合理的冒險,並在未來十年內笑談他們膽小的老爸。

    教育是一場無法預知結果的實驗。

    即便我跳了,他們仍然可以選擇放棄體驗,而我不應強迫他們做任何事; 但我希望作為父母,能更主動地引導孩子,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路。

    回到「鬥嘴」這件事。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會輕易服輸;所以與他們鬥嘴時,我也不輕易讓步。

    當然,作為成年人,我善於運用各種工具,如傳說故事、法律、字典、定義等,來應對他們的問題或主張,並真心把孩子當作對等的成年人來對待,用成熟的話語回應他們,希望他們能從每次對話中學習。

    有時,我會故意在他們擅長的領域,如圍棋、遊戲中讓他們贏; 在這些領域之外,我也會向他們請教書中的內容、昆蟲的種類與習性…

    畢竟,孩子應該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挑戰和成就感,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敗,只是有時候,老爸仍然得扮演那最終的Boss。

    如果可以,我想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那道難以翻越的高牆,並期待有一天看到他們超越這道牆;

    也要讓他們知道,這世界不是光靠會講話就能生存的,畢竟你還沒鬥贏老爸我啊~

    哈哈哈~加油啊!孩子!

  • 電玩何辜?別再讓血流更多。

    電玩何辜?別再讓血流更多。

    昨天開始本站就爆流量,查看了一下,發現去年對於「因孩子沉迷電玩而批評巴哈姆特的家長」寫的文章,因為捷運血腥事件的媒體報導再次被大量轉錄起來。

    說心裡話,我寧可不發生這場悲劇,也寧可在悲劇後別再看到傷口被撕大,且被擴散到更多無辜的事物之上。

     

    [title]電玩何辜?媒體上流的血比車廂裡更多![/title]

    中天啊,你到底腦袋裝了甚麼啊?
    中天啊,你到底腦袋裝了甚麼啊?比起犯人我更擔心你啊~

    都曾身為孩子,你我都深知孩子的影響並不是來自單一且單純的因素,而電玩似乎背著一個被歸因的原罪。

    之所以寫下「當年」那篇文章,是因為父母明明更接近,卻把孩子的發展問題歸罪到討論電玩的論壇,實在太遙遠且不切實際了。

     

    看看現在媒體報導的內容與心態,與當年寫了這封信的家長有何不同?

    學運不夠扯私立,私立不夠扯宅男,宅男不夠扯遊戲王、神魔之塔…

    拜託!在天空龍之前扯甚麼青眼白龍!不懂就閉嘴!

     

    真正要被拖出來鞭數十的,其實是媒體的嗜血與貼標籤文化,如果今天兇手有個女朋友,大概還會有撲天蓋地關於性傾向的訪問吧!

    停止嗜血和挖掘標籤吧!

     

    你我和兇手的不同並不來自於標籤,不要因為自己的恐懼感,把更多無辜的人也牽扯進去!

    在此可以看看東海大學做了有史以來最棒的溫暖回應 (引自關鍵評論網)。

     

    [title]停止恐懼蔓延,關懷身邊的人[/title]

    醫勞盟在第一時間提供了非常好的建議:避免二度傷害!放大創傷!

     

    並不是說當作這一切都沒發生了,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期許自己能帶來更多正面的力量,關懷家人、久未見的朋友。

     

    當事件在社會撕開一個傷口,你我都只是個血小板,只能修補好離自己最近的那部分。

     

    久之,如果時間沖淡了哀傷與恐懼,試著不要忘記,把這個事件用一種更正面的態度,教育給下一代。

     

    而我們終究,能夠讓下一代人,居住在一個從內在美好的城市。

  • sega有個孩子叫巴哈,你不關心孩子與他無關

    巴哈姆特 Sega
    巴哈姆特站長Sega活動照片,本圖來源:wiki

    巴哈姆特是目前台灣最大的遊戲攻略資料站,成立於1996年,當時大部分的遊戲都還以PC game為主(仙劍奇俠傳首發於1995),巴哈姆特以BBS站為基礎成立,後來改善介面為html站,採取使用者自產自營的模式,至仍然為眾多玩家提供服務。

    本篇起因於believe看到了巴哈姆特站長在合作信箱收到了一封家長來的信(來源),內容簡單節錄如下:

    (閱讀全文…)

  • 邁向UX成功的標準答案

    邁向UX成功的標準答案

    昨天在倉庫參加了HPX Life 26,聽完李毓修老師的分享,主要是對UX職位發展上更深的期許,認為UX除了把基礎打好之外,更必須把眼光放得更遠,從營運、產品的角度來了解資源、獲利,以期用UX改善整個企業與產品。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