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近的中正一分局被包圍事件我可以確認到:社群的民氣可用已經成功地被列為一種新洗腦工具,所以先歸納以下重點作為筆記:
- 讚無腦化:越多讚代表越高價值,與其訴求內容價值無關
- 讚有價化:當讚變成一種資源集中且可控制,則成為有價的商品
- 走期價值:降低議題熱度本身擁有的半衰期衝擊,也會成為一種有價商品
- 社群突變:社群代幣化帶來麻木或是取代實際代幣的可能性
這個事件裡面我們首要看到的是「從眾效應」,有效的在一開始就找到足夠的一群人來附和,就可以讓不敢發聲或是沒有意見的人跟著發聲。
當人們(羊群)誤以為已經有五六萬人支持一個議題或主張時,會有相當一部份的人不經思考判別,就加入這個議題或主張;
當議題或主張下每有一個話題出現兩三千人按讚,這個話題就變成「足以被轉錄」的話題,進而吸引更多人加入。
當議題或主張有足夠多的話題被支持,就會有更多未經思考的人認同這個議題或主張,進化成為主流議題或主張。
面對有組織的攻勢必須要回應已有組織的攻勢,雖然現在陸陸續續看到無限期支持台灣獼猴、無限期支持台灣黑熊,但這都只是在分散正確認知的力量。
相對應來說,只要有效的分散力量,也會是一種回應的攻勢。
讚終於在社群攻擊中成為了一個衡量基準,我開始感受到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