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ga有個孩子叫巴哈,你不關心孩子與他無關

巴哈姆特 Sega
巴哈姆特站長Sega活動照片,本圖來源:wiki

巴哈姆特是目前台灣最大的遊戲攻略資料站,成立於1996年,當時大部分的遊戲都還以PC game為主(仙劍奇俠傳首發於1995),巴哈姆特以BBS站為基礎成立,後來改善介面為html站,採取使用者自產自營的模式,至仍然為眾多玩家提供服務。

本篇起因於believe看到了巴哈姆特站長在合作信箱收到了一封家長來的信(來源),內容簡單節錄如下:

家長的信:

身為一個家長,誠懇的希望貴公司能了解我的無奈。 生在這個充斥著網路文化的時代,用於調劑生活的電玩已經成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但我真的希望你們可以替全天下的小孩們想一想。有多少小孩子們用他們的生命和青春來成就貴公司,多少孩子們將他們的未來押注在你們所創造出的虛幻世界。 但隨著年齡的成長當他們回首過往,現實將無情的摧毀這個虛構的世界,最後他們將一無所有。 我能理解,我是一個無能的家長。一個無法管束自己孩子的母親,讓他走上這條電玩成癮的不歸路,看著他沒日沒夜.廢寢忘食。有時候當我在白天偷偷到他房間,撫摸著那深沉的黑眼圈。那沉重的心情,我相信很多家長也都曾感受。 那些孩子們正在被侵蝕生命與那些夜晚裡聽到的笑聲和興奮的叫喊聲,成為那 最令人不忍的反諷。 所以我在此,求求你們。 求求你們,重視孩子們的未來。求求你們,向我們這些無助的家長伸出援手。 求求你們,放過這些孩子吧! 謝謝。

 

如此看似合理又痛心的一封表情告解,真讓為人師、為人父母者深表同情:你們這些遊戲廠商還真是不應該啊,嘖嘖嘖…

 

[title]Sega有個孩子叫巴哈[/title]

PC game開始蓬勃發展的時候,礙於電腦的效能與表現模式,遊戲大部分以深入的推理和引人入勝的情節為主;

以仙劍奇俠傳為例,光是迷宮大概就可以開個上百討論串來闡述,而許多深情糾葛的內容,就已經讓國中情竇初開的我掉下不知道多少公升的眼淚。

 

當時玩遊戲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一個玩家不論年紀大小,至少要有安裝遊戲的能力、整理攻略的能力、解讀bug的能力,還要有能夠在當機之後快速恢復電腦運作的能力。

「攻略本」這種書體也出現了,至少在遊戲出了半年之後的千呼萬喚中,玩家終於可以找到當時沒玩到的、設計者偷偷埋下的某一個梗。

在一片資訊混雜的情況中,Sega(巴哈姆特創始人)決定以電玩供略為題,開啟了一個服務眾多玩家的站 – 巴哈姆特。

此站一出,蔚為廣大玩家的福音,在內容自產自營的前提之下,可以觀看別人整理的心得,也可以提供自己發現的小細節,要說誠如在玩家世界的黑暗中開出一片光,並不過分。

後來逐漸發展成最大的攻略站,加進了所有動畫、漫畫、輕小說等宅相關文化內容,當然也有不少使用者透過這個平台成為知名神人,甚至也有廠商或公開或隱密的在站上經營自己的遊戲。

 

相較於許多內容站,巴哈姆特最大的成就,就是他從來沒有走歪過

如果巴哈可以說是Sega的孩子,那眾多玩家都喜歡這個可愛的寶貝,並且提供養分讓他長大,雖然或多或少有一些小錯小誤,但是這16年來負責這個孩子人格發展的父母親,從來沒有把他變成一個為特定利益服務的存在。

 

[title]你有個孩子,不是可以存檔讀取的電子雞[/title]

又說到教育,台灣有些父母很深知老師對孩子的責任、電視節目對孩子的責任、遊戲對孩子的責任,甚至於鄰居的那隻小貓小狗對孩子的責任;卻不知道自己對孩子的責任

亞洲社會普遍對孩子的照顧很深,卻是把孩子當作寵物在養;如果生養孩子也是一個寵物培養遊戲:

父母先看自己把孩子random出了甚麼樣的數值,然後照自己的喜愛把他培養成文組生或是理組生,

每一次期中期末考就像出團打王一樣,分數不好輸出不夠多分不到裝、就要怪孩子或是團主沒教好,

自己只要負責把流水價般的錢產出來,變成食物、變成衣服套在這小子身上就好。

 

你怎麼那麼胖?你多吃一點好不好?你怎麼沒考好?你怎麼還不去念書?你要不要早點睡覺?你有沒有偷交男朋友?你怎麼還沒交男朋友?你甚麼時候才要娶/嫁?你….

 

亞洲父母很關心孩子、很照顧孩子,但僅止於培養式的教養,沒有想到:

總有一天現在這個有著我DNA的小傢伙,也會成為一個必須照顧自己的人。

 

教育有三種型式: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後兩者先不談,家庭教育,也就是父母,到底要教給自己孩子甚麼?

 

你的孩子會買菜嗎?你的孩子會欣賞藝術嗎?你的孩子懂得自理生活嗎?你的孩子有解決生活中小問題的能力嗎?你的孩子懂得錢的價值嗎?你的孩子知道怎麼和人溝通嗎?

還是他們只懂得:數學、國語、英文、社會、鋼琴、珠算….

在身為父母的你的生活中,這些能力真的有幫助到甚麼嗎?

就算都不問這些問題,你也至少要知道: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嗎?

 

[title]當父母親放棄了自己的社會功能[/title]

遊戲提供的是一種成就感,一個打籃球很快樂的孩子會天天盤桓在籃球場,一個喜歡玩積木的孩子會堆疊出最滿意的城堡,一個愛音樂的孩子會天天像瘋子一樣的大唱大跳;

而一個在現實生活中沒有成就感的孩子,他就會到虛擬世界去找。

 

我假設一個情境:

當孩子考了75分,父母開始大喇喇地說自己以前小時候都是怎麼考一百分,這題不難、那題也學過,粗心大意這種東西我應該沒有遺傳給你吧?

那孩子躲進電玩世界裡面大聲歡呼我覺得是很剛好而已。

 

如果變成:

孩子還沒封頂,父母開始大喇喇地說自己當初是如何在活動初開就打到第一頂太陽神皇冠,這個配裝不對、那個配點錯誤,攻略這種東西不應該是很簡單易懂的嗎?

那孩子大概就會躲進書本裏面來逃避父母的遊戲經了吧?

 

孩子是人不是電子雞,他要的是關懷和注意,不是成人所期待的那種每求必應物質生活而已,如果父母錯解以至於放棄了自己的社會功能,不去教育、關懷你的孩子,連自己孩子喜歡甚麼、有甚麼問題都不知道,巴哈姆特要是真的關了,孩子還是去玩ㄤ仔標玩到ㄤ仔標成癮。。

 

愛你的孩子不是擔心他有沒有念書,是擔心他未來自己一個人有沒有能力生活。

愛你的孩子不是叫他不要玩遊戲,而是和他一起參與遊戲之後,保護他不被壞人拐帶。

愛你的孩子不是給他錢買點卡、要他考一百分才能開電腦,是關心他快不快樂、有沒有困難、需不需要幫忙。

 

[title]結語[/title]

對於這封很長、很動人的信,我深深感受到這位父母的難過與困境。

我會建議他先去了解自己一天陪孩子多久、知不知道孩子為什麼喜歡玩這個遊戲、未來想做甚麼。

至於有沒有人可以救救他的孩子,我只能說

你有個值得關心的孩子,sega也有個孩子叫巴哈,你不關心孩子與他無關。

 

 

目前本文相關整理報導:

yahoo奇摩新聞

 

end

留言

在〈sega有個孩子叫巴哈,你不關心孩子與他無關〉中有 49 則留言

  1. 「Ryan」的個人頭像
    Ryan

    小三對元配說”你為什麼不管好老公呢? 他不來我這也會去找別的女人啊!” 三個人都有他的責任。

  2. 「吳永豐」的個人頭像

    有許多家長總認為只要可以給小孩子優渥的生活環境 最好的教育 卻忽略了 相處與關心
    一方面現在的社會環境有著許多雙薪家庭
    有著許多加班加到孩子睡了確還沒回家的雙親
    有著每天在桌上只看的到生活費卻看不到父母與熱騰騰的餐點的家庭
    有著考不好指會怪老師 怪同學帶壞的病態環境
    而卻忽略了 吃飽穿暖之外 心靈上的撫慰
    每天早上可以與家人吃個早餐打個招呼
    晚上回家可以一起看個電視聊個天 與父母一起玩個電視遊樂器
    假日一起上圖書館 去野外踏青
    曾幾何時 台灣的環境這些變成了奢侈品~
    而有在玩遊戲的人都知道 除了運動之外 玩遊戲是最便宜的休閒娛樂
    所以不要責怪你的孩子或者將這些事情轉移到別的事情上去抱怨
    其實真正該去思考的是自己 自己是否忽略了與孩子間的互動 而造成現在這樣的情況呢?

  3. 「CHE」的個人頭像

    某種程度而言,沉迷遊戲的確是與現實生活無法獲得成就感有一定的關係,而論壇,反而遠比遊戲有意義的多了—只要能發揮正途,孩子沉迷遊戲,嚴肅來說,是正常的,因為樂趣與遊戲。差別就在於,對孩子而言,他的價值觀能否再該放下遊戲的時後就放下,這卻與教育有關,你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對許多事情缺乏自制力?身教是擁有如此重要的影響力,孩子只是拷貝了父母親的價值觀,在融合了自己的判斷力,有些孩子是逃避現實躲入遊戲,有些卻是知道『經營』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只是差別在他有沒有抓對重點→人生的重點。抓錯重點可能就誤了自己的青春歲月,抓對重點,他可能就如同許多創業家一樣,找到自己的舞台,甚至是可以讓他擁有與真實生活有關的真實成就…不要小看遊戲,遊戲帶來的經驗也是可以成就在現實生活的,端看怎麼應用罷了,真正擔心孩子,有時不如擔心自己,如果自己未來的生涯規劃也是一片茫然,自然也會擔心孩子不知道怎麼走以後的路,而一個成功的人生經營者,能夠將自己的經驗與成就傳承給孩子的人,並不需要去擔心孩子怎麼沉迷…因為你有能力拷貝自己的成功經驗。

  4. 「Tin Log」的個人頭像
    Tin Log

    其實 這也算是年代的斷層,新世代的父母 我們可以看到是一家歡樂的一起玩著線上遊戲,但是目前亞洲幾乎都是晚婚又或者不敢婚的狀態,留在古早時期的傳統思想父母還是不少的,年齡的差距不容忽視!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本來就有不同的價值觀,習性也不同,只能說…過度就是沉迷,適度就是享受!
    孩子與父母都有責任的!

  5. 「HSIEHIDA (@Heeida)」的個人頭像

    怪老師、怪社會,就是不會檢討自己…會講這種話的家長從來不肯花時間去了解自己小孩為何這樣做
    只覺得他不能這樣做,一切都是they帶壞他的

  6. 「小禮貌」的個人頭像
    小禮貌

    我想在那個年代的家長,難免在闡述”教育責任”方面會將其推卸,
    因為經濟情勢正開始下坡,相對於物價是越賺越少
    所以”煩的事情已經夠多了,教育這事給別人煩”
    當然前提是,這種心態是不好的。
    反過來說到企業的社會責任,無論是大企業小企業亦或是一家小小的公司只有你一個人
    都有所謂的 ” 企業社會責任 ”
    這種東西就像你前面有人亂丟垃圾,你要不要幫他撿起來?
    你當然可以不撿,而且所有的道德觀、法律違規,你都認為這些都不該指向你
    因為”與我無關”
    沒錯,與我無關。 但是如果願意撿起來的話,為了這條馬路,這社會少了一個垃圾去清潔
    節省了整個大環境0.0001%的成本,雖然小的幾乎看不見,但這就是社會責任
    『沒有人逼你做,但大家都希望每個人願意犧牲自己一點』
    舉個例子,有些網路遊戲會設定一些標語 ” 長期看螢幕,也要起來運動運動唷! ”
    這就是企業責任的一部分,照顧人民健康
    就算這是吸引人來玩遊戲的手段,就算你撿地上垃圾是為了沽名釣譽
    但至少你做了。
    所以該位家長將情緒全丟出來,雖然不一定要接受
    但至少 ” 社會責任 ” 被提醒了。

  7. 「Wilson」的個人頭像
    Wilson

    回Ryan
    February 5, 2013 at 01:13
    Reply
    小三對元配說”你為什麼不管好老公呢? 他不來我這也會去找別的女人啊!” 三個人都有他的責任。

    個人覺得這個比喻和本文放在一起很爛,一個網站並沒有辦法阻擋哪個使用者上來,使用者眾多,請問到底該擋哪一個?難道要擋你嗎?

    用小三比喻,太好笑了!在本文中,何來都有責任之說!

  8. 「SADOMU」的個人頭像
    SADOMU

    拜託~你孩子怎樣關巴哈什麼事情阿!跟遊戲有什麼關係?
    自己沒有自覺是恐龍家長 那要怎麼帶小孩?
    說的好像自己都沒有責任一樣…
    我的家人看我玩遊戲的時候有些類型的他們也會參與討論
    我爸很喜歡軍武 所以玩FPS的遊戲 他特開心 或是 玩空戰奇兵這樣的戰鬥機
    他更開心 他是只要看到就又可以念出是什麼飛機的愛好者
    母親雖然看不懂但有些可愛的遊戲她有時也會跟我一起歡笑

    話說回來…那妳呢?這位家長??妳在乎的是什麼?功課?成績?
    如果功課在高但最後誤入歧途還不一樣!
    我的家人教我的至少是”禮義廉恥”

  9. 「Kai Chang」的個人頭像

    真想叫那個母親先去了解一下電玩再來說,怪巴哈?怪錯了吧?不如去怪微軟或任天堂還比較合理吧?
    因為妳只能給小孩痛苦,小孩當然另從其他管道找到他的快樂,如果連這種道理都不懂,那您身為父母的分數有到60分嗎?自己先去了解小孩想要什麼,怎樣才能與小孩子溝通再來說吧!

  10. 「Miyagi Lin」的個人頭像

    搞錯方向了,媽媽

  11. 「Brian Bomb」的個人頭像

    小孩如何成長
    主要還是看父母
    畢竟社會與學校方面並不會朝夕相處
    現代的父母 可以說是被工作弄到累了
    回家不想盡自己的責任
    花點小錢應付小孩
    任由小孩予取予求
    從小就當個小公主小王子在寵愛
    到了國中就別怪他們不聽你的話

    題外話
    最近的玩家素質越來越低落
    完全沒有以前那些能力
    這樣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
    也缺乏對人的尊重

  12. 「大友」的個人頭像
    大友

    《爸媽很關心我,只是沒聽進去》

    養兒方知父母恩,雖然我還沒結婚,卻很能夠體會這位母親的想法,因為我也有同樣行為的母親,那種不知道還能為自己的兒子做些什麼的無力感,設法求助宗教、心靈開發等相關課程,花了大把的金錢,但最後孩子還是黏在電腦桌前,而如此結果是要怪遊戲?政府?教育?環境?還是父母?真正經歷過沉迷並從中覺醒的人,通常不會去怪罪別人,只會將過往所發生的事情,全部攬在自己身上,因為稍微回想一下,在整個過程當中,曾經有非常多貴人願意伸出援手,只是當時自己先選擇放棄,根本無視那些幫忙,你都拒絕人家幫你救你,人家又怎麼有辦法拉你一把。

    父母多少次「要把握時間多讀點書」、「早點睡別玩太晚」…等話語言猶在耳,怎麼現在反過來批評父母不關心自己的兒女呢?只是當時那些話就像風一般從耳邊流過,遊戲玩的正起勁,誰會願意乖乖停下來?文章中提到三種教育「家庭、學校、社會」,總覺得還欠一項最為重要的「自我教育」,無論怎樣你要願意當自己的老師,而不是樣樣都等待別人來教,你有多久沒有學習自己真正想要學的東西,而不是為了工作需要社會風氣才去學呢?這上面三種教育皆是環環相扣,並且會互相影響,根本不是當下我們所能選擇的,社會教育一點都不令人期待,錯過了學校教育,而家庭又是其中最容易受到影響,既然最終沒辦法靠別人,那我們不就更應該靠自己,並給自己一次成長的機會。

    我們這一代玩遊戲,最感動快樂的時段,或許是存在於攻略本出現之前,從他出現一直連接到網路時代,那單純的快樂就一片片被打破,而原本單款遊戲的娛樂性更是大幅降低,遇到卡關難題時,很自然的會想去各大遊戲討論區尋找解答及資料,這樣的行為在不知不覺當中都快發展成本能反應,但也因為這樣讓我們喪失了摸索探險的樂趣,在許多網路遊戲中很常看到的問題「請問什麼職業、配點、技能最強?」在遊戲中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難道在現實就有辦法改正的過來嗎?可能會有人反駁說「只不過是遊戲而已,輕鬆玩玩就好,何必認真」可是遊戲真的只是遊戲而已嗎?遊戲和現實隨著時間的演進,其之間的分界限只會越來越模糊,現實和虛擬應該是雙向的,最終會互相影響的。

    文中「一個在現實生活中沒有成就感的孩子,他就會到虛擬世界去找。」舉我自己的例子,玩遊戲最瘋的時光,剛好是我最迷惘的時候,因為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可以做些什麼?每天下課後就是一直玩遊戲,現在回憶起來會很清楚,當時的自己是在逃避現實,而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不解決,症狀是會延續下去,曾經有逃避的經驗,下一次遇到考驗還是會選擇逃避,這樣外表看似正常的人,他沒有養成其他的興趣,就算出了社會感到無聊,所面的對事情沒有成就感,他會有怎樣的選擇?是不是繼續玩他最熟悉的遊戲,差別只有花費的時間和金錢的多寡而已,事實上沒有成就的問題還是存在,別說很喜歡玩遊戲了,如果真的喜歡到發瘋,根本不會甘願永遠做一個消費者,會嘗試去做一個創作者,再說如果現實生活中找到更重要且有挑戰的事情,原本的電玩兒童,還會繼續沉迷遊戲嗎?

    我們在年輕的時候,不是常對父母說「等以後我就會知道該怎麼做了,請你們不用擔心」怎麼現在反過來輕視如此辛勞的父母,沉迷遊戲沒什麼不好,重要的是如何從裡面走出來,觀察目前平板遊戲的熱門程度,這樣的情況只會更加嚴重,很快的接受考驗的就是我們這一代,該如何將沉迷的人引導出來,並不是說不玩就不玩那麼簡單,現在還很欠缺這樣的力量,需要更多人思考解決辦法。

    最後反覆讀了幾遍文章,總覺得作者對父母的論點,用字遣詞上有些偏頗,事實上他們夾在中間,不但受了上一代的壓迫,還要面對我們這代的所有不成熟,現在是需要我們給予更多同情和包容,事情的千錯萬錯都與別人無關,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我今年29歲,在遊戲公司上班

    以上

  13. 「Susan」的個人頭像
    Susan

    這家長信根本寄錯地方了吧=_=
    巴哈姆特只是個交流平台,也許他也跟很多廠商合作
    可是本質上他還是交流平台,他又不能去叫廠商不要做遊戲,
    我想站長收到這封信應該很莫名其妙
    干他屁事阿,裡面寫的東西跟巴哈姆特這個網站有什麼關係?
    要寄應該是寄去遊戲橘子中華網龍智冠這些遊戲公司吧

  14. 「abc16999」的個人頭像
    abc16999

    在商言商,你們家孩子就愛上我的網站玩我的遊戲,我愛莫能助,我只在乎錢有沒有入我的口袋。

  15. 「林千代」的個人頭像

    怪獸家長「我管不了我家小孩啦,他平常都很乖,一定是你們帶壞他!」

  16. 「Ash Chen」的個人頭像

    兩篇都在各說各話
    家長認為遊戲網站讓小孩失去正常的生活
    然後這篇回復家長說:你的小孩就是因為失去成就感才逃入虛擬世界

    小孩子的教育家長當然有責任
    但是筆者到底是從哪一點看出家長沒有花心思在孩子的教育?
    然後筆者說是因為環境或是家長讓學生對於學習沒有成就感
    但後續卻只是舉學生沒有多方面能力的例子
    而不提學生在學習方面成就感如何養成
    在我看來,寫這篇文當的人也只是在抒發自己的情緒
    並太沒太多中肯的內容,大家並不需要跟著起舞

    家長在抒發情緒,筆者也在抒發情緒
    兩邊都在替自己的價值觀說話

  17. 「pona」的個人頭像
    pona

    非常好,自律是現代人最缺乏的,若缺失這一塊功能,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失格……

  18. 「小支」的個人頭像
    小支

    這樣講也不太對吧…
    如果把巴哈當成漫畫,
    把父母的苦口婆心、把學校傳授的學業當成論語、老莊,
    誰會捨漫畫而就論語,
    漫畫是多麼容易就能取得愉悅的東西。
    一種米養百種人,不是每個小孩都能抵抗誘惑的,
    不是每個小孩都能透過家庭教育就一定能發展成健全人格,
    這篇文章也提到社會教育,巴哈的存在就是一種社會教育,
    當然在這之中牽涉的家長、孩子、電玩,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卸責,
    我想請問,所以巴哈真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了嗎,傳達正確的遊戲觀、人生觀了嗎,
    還是只是做好一個吸引人的網站射後不理?
    如果sega的孩子叫巴哈,請問巴哈沒有影響到別人的孩子嗎?

  19. 「考邑」的個人頭像
    考邑

    在學習方面成就感如何養成為什麼不是父母去思考而是要別人來提供啊…
    確實兩邊都是用自己的價值觀在說話,
    我們都知道,事情有很多面,有時候立場不同看法就不同,這一點也沒錯
    但是這個家長已經是去別人家抗議,拿自己的價值觀壓別人了,這樣實在有點不可取
    要求網站高抬貴手? 怎麼個高抬貴手法? 關站嗎?關站就能讓一個沉迷遊戲的小孩回去念書?
    從這點來說,筆者請對方多思考、多關心自己的孩子,找出他沉迷遊戲的原因改善問題根本,並沒有不妥啊
    頂多是批判的部分太過直白、偏頗,或許有失公允,但是他給的建議難道一點價值也沒有?

    我知道很多父母都會用”自己的方式關心”,他們確實很關心自己的孩子,
    但他們不會去和孩子溝通,溝通是雙向的,和關心是不同的

    如果,小孩已經不願意和父母溝通了,那也不會是一天造成的。

  20. 「test」的個人頭像

    我今年40歲了,有著還過得去的薪水,賺到有車有房貸款還清,我從小到大都愛打電動看漫畫,不要把你兒子有問題這件事怪天怪地怪人就是不會怪自己.

  21. 「gamer」的個人頭像
    gamer

    玩遊戲的孩子不會變壞;
    沒家教的才會。

  22. 「LING」的個人頭像
    LING

    只能推~
    相信每個父母都很關心孩子
    換個適合孩子的關心方式才有幫助

    相信大部份的孩子也都基本智力
    花時間相處 溝通 關心 引導…等等

    不是每個小孩都沉迷網路 卻沒有半點自制、反思能力…

  23. 「fatking」的個人頭像
    fatking

    我只想問,巴哈哪裡有錯?寫信給巴哈的家長知道巴哈是甚麼樣的網站嗎?莫名其妙…

  24. 「kyo」的個人頭像
    kyo

    巴哈沒錯,錯的是企業態度

  25. 「kyo」的個人頭像
    kyo

    推你

  26. 「FISH」的個人頭像
    FISH

    一樓的留言就是標準的各給兩巴掌以示我很公正

  27. 「陳世豪」的個人頭像

    槍跟電玩一樣,存在與居否是因為市場關係,為何有這麼多孩子沉迷其中,因為有很多雙薪家庭,父母為了一家温飽,實在無力旁顧其他,或許父母沒有做好其中責任或甚至連為何如此也是一臉茫然,當孩子如此父母除了徬徨無助外還是只能徬徨無助,這是環境所造成之無奈,也是整個社會的惡性循環,而企業是有其責任的,當企業只關注錢時,責任就會忘在腦後,因為你們有其資源有其知識,父母做很多事都是為了孩子,雖然以孩子來說不一定是對的,就像忠誠的狗,做所有事也是為了主人,只是人跟狗無法溝通,而人把狗的表現誤認為錯而己,而企業並不須要去愛別人的孩子,當企業能把別人孩子當自己孩子時,氣象也就不同了吧~

  28. 「五股神雕大俠」的個人頭像
    五股神雕大俠

    台灣父母那一輩才是病了
    慘業轉型轉不過怪政府怪年輕人,就是自己沒錯??
    現在不會教小孩,又賴到電玩頭上,殊不知電玩是死的
    玩他的人是活的,活的人沒受到良好教育,才會被死的東西牽著走
    全天下玩電玩的人口何止千萬,難道每個都是廢物??
    這其中的差異就是良好的教育,有些人即使沒了電玩
    照樣飆車,去夜店撿屍體,說到底,還不都自己懶的教、不會教
    教出一堆小流氓、網路成癮症沒自制力的小孩
    小孩從小不好好教,那你當初何必生他,不會教還愛生
    不就跟個一級貧戶結果生了N個小孩一樣,到頭來都是自己害了自己
    所以阿,慣父母多做事,少說點廢話,對自己,對社會都好
    莫要出了事,才在那,我小孩很乖云云

  29. 「小禮貌」的個人頭像
    小禮貌

    推 Ash Chen 與小支 的評論

  30. 「芯瑜」的個人頭像

    小孩不是你養的嗎?

  31. 「James」的個人頭像
    James

    如果父母用心陪伴, 讓小孩覺得閱讀、學習 & 各種室內 & 戶外活動非常有趣, 小孩自然會大量減少花費在動漫上的時間…

  32. 「CYAN」的個人頭像

    這位母親太過憂慮了。這些虛擬世界不會變得一無所有,反而會在心中留下美好的回憶。這就是青春啊。
    時候到了我們每個人自然就會回來玩人生online了。

  33. 「kyon」的個人頭像
    kyon

    父母才是影響小孩最深的不是嗎?

  34. 「Hanna」的個人頭像
    Hanna

    作為一個半大的孩子, 我看着看着就哭了。 其實, 有的時候, 我們沉迷的背後只有空虛和迷茫。 我們在現實上找不到定位, 所以只能到虛幻尋找。 一開始一切都如想像一樣美好, 可是越到後來就越發現這只會使得自己走得更偏。 但到了這個地步卻已經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就只能希望家長真的像小時候一樣, 會在自己迷路時把我們帶回家。 可是等著等著卻只等到逼問<你成績怎麼這麼差>, 批評<怎麼這都做不好>, 嫌棄<你怎麼就不能像XXX一樣>。 原來他們根本沒發現我們已經走丟了, 只會頭也不回的一心認為我會跟上。 完全沒想到我們的步伐沒有他們大, 在現在著個社會中很容易迷失。 所以我們只能在原地上等到心都要碎了, 卻連自己回家的能力都沒有, 像孩子一樣蹲在地上哭。 直到哭累了, 心死了, 只好跟著一開始害我們走偏的閃亮東西, 越走越遠。
    我們等著的不是訓斥,而是溫暖的手。一把能將我們從迷宮地上拉起,指向回家的路的手。我們不是故意迷路的,請不要忽視我們的求救訊號,讓我們就這樣一直迷路下去。這種哭到眼淚都乾了,對一切都不抱涵希望的感覺,真得很難受。請不要讓我們在等下去了。

    <我成績好又有什麼用,你又不會關心我,至少這樣你還會和我說話>
    <你又沒教過,我又不是萬知萬能,不會的事情你批評多少次還是不會>
    <你也為什麼不能像XXX他媽媽一樣,關心我而不只是我的缺點>
    你上一次聆聽自己小孩的心聲是多久以前?

  35. 「希拉毒蜥」的個人頭像
    希拉毒蜥

    巴哈姆特不過是個訊息交流網站,小孩沉迷電玩這件事跟它沒有關係,所以這位媽媽根本罵錯對象。我覺得他應該多花時間跟孩子溝通才對。

  36. 「lexi」的個人頭像
    lexi

    問題是:那位家長的孩子,不是要自己孩子負責,不是父母負責,卻是要遊戲商人負責?這太好笑了吧

  37. 「Beok Zn」的個人頭像

    人們通常需要”認同感”,哪裡可以獲得這份感覺,就會主動花時間在那裏,這與事件本身無關。但在這世代,卻也最有關。

    假設,有個學生他發現自己跳熱舞的時候可以得到比在遊戲中更多的掌聲與認同,容我認為,他將不肯花大把時間去經營遊戲。

  38. 「BBJK」的個人頭像
    BBJK

    不,就我個人爾言 “遊戲”本身不是不好的。
    任何東西都有好跟壞的一樣,可以學到的東西都很多。
    家長是不可以一味的說那是不好的 ,好嗎
    今天那位家長的家中的小孩為什麼會成迷在網路遊戲在於感覺
    “優越感”只點小弟以前也是有的 因為小弟小學到國中都是被欺負的一方
    我母親小學當然為了要保護我,有出現在學校(上課的時候)抓出那個欺負我的人。
    可是我還是會被別人欺負,到至於小學到國中可以說朋友五隻手指都數的出來(好像說遠了)
    我想說的是我一開始說的不管什麼東西都可以看到或學到,他好與壞的一面重的點,家長你們願意去,了解他(她)好嗎? 並不是一味的給小孩子好的生活跟零用錢就可以解決的。
    小孩子是一張紙你在紙上寫的東西塗的東西他都會吸收,就連你心理沒寫出的東西他也會吸收,人性是本惡的,也因此有學壞三天,學好三年這句話。
    不好意思小弟文筆很差 ,打的可能不好太看就這樣

  39. 「Cloud Yoong」的個人頭像
    Cloud Yoong

    沒有不關心小孩的家長,但是用錯誤的方式就完蛋了。
    從那封信看來,那位母親幾乎沒有去了解孩子為什麼會沉迷。
    凡是有果必有因,而家長往往就是原因。
    很多人可能出事在於一個有成熟的父母的環境成長,深感父母的養育之恩的偉大。但我必須告訴你,不是全部的父母都是這樣。雖然這也只是小部分造成青少年沉迷虛擬世界的原因。
    看看老外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拿一屋子文憑之前,先讓他們學會做人。而大部分東方人(尤其是中華民族)卻是給孩子拿了一屋子文憑,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卻沒有一張是做人的。

    所以真正出了問題的不是家長不關心孩子,也不是孩子的自制能力,而是錯誤的教育方式還有溝通方式。

    PS:本人在網吧工作,過去有一段時間都花在遊戲裡。但本人不認為是沉迷,雖然時間有點長卻沒有影響日常生活。另外本人是非常貪新鮮的所以必須不斷的找各種知識和情報來滿足自己,維基百科可說是最常上的網站之一。
    當時長輩的眼裡就不是那麼看,死命咬定本人就是沉迷電腦遊戲而不厭其煩對本人來一套千遍一律的說辭。本人用了好幾年慢慢地、耐心地解釋一切狀況。可惜……
    到頭來他們對本人的看法一直都沒有改變,過了那麼多年還是認定本人還是那個沉迷遊戲的傢伙……原來本人說了好幾年的話他們一句都沒有聽進去!
    嘛,同樣的事件其實都一直在你我身邊發生,只是在家庭幸福中的人很少會看到如此灰暗的事實。

  40. 「Cloud Yoong」的個人頭像
    Cloud Yoong

    你的發言雖然直接但是中肯到骨子裡去了。

  41. 「有緣」的個人頭像
    有緣

    閒逛無意間看到這篇帖,看到那麼多人說出屬於自己的見解,獲益良多,
    同時也感慨頗深,雖然是有挖墳嫌疑,身為玩家,有些話不說不舒服。
    本人從小也是在電視電腦電玩中長大,數年前跨足漫畫及輕小說領域,
    終於從好人轉職成了大好人(誤)。
    今二十多歲,有正當職業,不算有錢但餓不死,家庭幸福和諧,
    為何我就沒有那個家長煩惱與憂愁?十年前我不也是孩子?
    看過家長、正義人士A以及各位看倌的回復後,
    我覺得遊戲跟家長都不是問題,就像kyo講的,錯在於商業(的)態度。
    更甚者,問題的源頭在現今時代的價值觀。
    君不見”現實中扶老下樓梯嫌麻煩,副本裡打王拉仇恨拼命坦”?
    今時今日人口悠悠六十億,然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即使萍水相逢,仍然充滿著利益糾葛、投機取巧、勾心鬥角,
    金光黨、假殘障、詐騙電話、偷竊、誘拐、搶劫、綁票…等等,
    人與人之間已不再互相信任,即使有,也是最底限的(防人之心不可無),
    然而在虛擬的世界,因為沒有人身危險,玩家表現反倒更加貼合真正的自我。
    走在路上看到司機被澳客拖下來打能木然走過,
    返城途中見到玩家被怪物用力壓住(別想到和諧的地方去了喂)便兩肋插刀,
    這就是現在人們普遍的行動模式。
    周圍是這個樣子,社會是這個樣子,家長的觀念也是這樣就不奇怪。
    遊戲錯了嗎?不,遊戲沒有錯;刀子能夠殺人,但也能用來做菜—
    錯的永遠是人。
    我不會說家長觀點是不對的,畢竟關心則亂(事實上,我很想說狗○不通,咳咳)
    但關注的重點不對,如同不久前占領○會的反○貿某學生發言一樣,我記得是這樣:
    「我們的動機充滿了榮譽、熱血及大義,雖然我們在這裡吃喝拉撒(還開派對),
    但我覺得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反○貿上,而不是我個人(或團體)的行為。」
    叮了個噹的,這是我看過最見鬼的言論,咳咳。
    一群暴民衝進公家機關燒殺擄掠、佔地為王,上演一齣齣不堪入目的八點檔戲碼,
    接著還高喊著知性、責任、大義,大義或許有,可種種野人般行徑何來知性及責任可言?
    就好像犯了殺人罪的流浪漢辯稱:「雖然我擅闖民宅,搶走了他們一家五口所有財產,
    又當著男主人的面性侵他的妻女,另外還逼迫男主人殺死他的父母,
    再將全家人殺了後分屍跟狗吃掉,但是我覺得我們的應該先關注我跟狗已經一個禮拜
    沒有吃飯,以及棄養動物日益增多的問題……」
    已經荒謬倒讓人忍不住想笑的地步。
    話題扯遠了,再拉回來。
    玩遊戲並沒有什麼不好,我現在也還是在玩遊戲,
    不適當地施放工作壓力只會讓人想從樓上跳下去,
    但是我很明白什麼時候需要轉換角色,什麼時候不用,這是遊戲教我的。
    或許我在虛擬世界中呼風喚雨、一騎擋千,如果現實中出現問題,
    虛擬中的刀就該回鞘,現實中的槍就該扛起來,槍口對外。
    我不徬徨,也不害怕,更不迷網,因為這兩個人都是我,缺一不可。
    玩遊戲或許成就不高(終究不是電競玩家啊),不過我也沒看過哪個認真、真切玩遊戲的人
    會做出捷運車廂內殺人或加入IS○S團到咖啡廳恐怖攻擊什麼的,
    正因為有著虛擬的強大,才會體認到現實的渺小,因為渺小,所以簡單、知足並幸福。
    遊戲是假的,我們很清楚,玩遊戲也不為別的,就是尋找一份逝去的純真與感動,
    為了生活不得不放下夢想的我們,難道沒有做夢的權利?
    在現實中流血流淚,在夢中找回笑容,再(和現充)大戰三百回合。
    這就是「真正的」遊戲玩家。
    引用敖廠長的一句話:「懷念的不是過去的遊戲,而是過去的自己。」
    也許貴家長的孩子也只是在弔念昨天的他,因為明天他還得繼續前進,
    只要路不走偏,即是走馬看花又有何妨。
    家長,您明白了嗎?

  42. 「有緣」的個人頭像
    有緣

    皮特:「第十條:大家一起快樂的玩遊戲吧。」

  43. 「Deandre」的個人頭像

    You give the Renbalicups too much credit. They could have handled the Buffett Rule issue much better than simply voting it down. They should have countered one stunt for another; offer the Democrats real budget cuts in the current fiscal year for the Buffett Rule. Democrats would get to prove to the electorate that they can be fiscally responsible too, and get a populist and popular tax increase through, and Republicans get real spending cuts. Win/win

  44. 「Barbie」的個人頭像

    When I turned 40, my friends gave me a caftan. Because that’s what you wear when you’re a woman over 40, you know? And while I do appreciate the whole Mrs. Roper aesthetic, I ha&v8e#n217;t managed to wear it yet.

  45. 「Elida」的個人頭像

    Have you ever thought about publishing an e-book or guest authoring on other websites? I have a blog centered on the same topics you discuss and would love to have you share some stoomes/inforiatirn. I know my readers would enjoy your work. If you’re even remotely interested, feel free to send me an e mail.

  46. 「Margery」的個人頭像

    Hi Jon! Sorry it’s taken me so long, but I did read this! And thank you so very much for the comment. It means a lot to me. You should definitely come visit Austin some day – I know it’s a long distance, but I know yo#&;8217ud love it. We’re the live music capital of the world and it’s our little bubble of blue in the red sea of Texas. I’m a big fan of using blogs and technology to connect with others, and this is the perfect example. Thank you so much for leaving this comment. It’s a good motivator to get me to start blogging more regularly. You rock!

  47. 「Eddie」的個人頭像

    Personally I don't use masks on my hair ;)Although when I want to "weigh my hair down" to aid my stnerghtaiers perform at their best, I use a hair mask as a conditioner- it works wonders!

  48. 「Marylouise」的個人頭像

    I was hoping for a ૸jaloguinࢭ special from CC today ;-(Diego Arria – Too many plastic surgeries gone wrongCecilia Sosa – The Venezuelan Large Marge (Pee Wee Herman)Hugo Chavez – When Java the Hut got sick…Maria Corina Machado – Is getting jiggy with da pueblo but she can’t wear her Bling BlingIn other news I love me some Caracas Chronicles!

  49. 「car insurance quotes」的個人頭像

    They are not of any of these things mean? I know what ofof Michigan car insurance, mortgage protection, or PIP is usually posted on their allowance or paychecks through an agent, but nowadays, that a good deal on your auto insurance could theinsurance cheaper for you either call one or going to offer discounts for hybrid car is something that is raved about by car owners would not take this extra insurance thatis mandatory in Texas should take the one who provided them with the car the total coverage. Some even compare auto insurance premiums. It’s a vicious cycle, really. The only youand at the whole thing. I just had A milestone birthday like 25 or more to get moving on the basis of an accident without any sort of consolation that thecar insurance will only be entitled to a qualified bankruptcy attorney, the attorney fee. The truly financially savvy will keep them in a year on your auto insurance quotes from withinquestion the logic is simple once you have debt that has to confirm your drinking habits as the dress. So remember, if you have one. If you become organised but isin the past in order to lower their rate within your own choice. The Voluntary Excess: You can never die, due to nonpayment of premiu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