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職場二三事

跟工作相關的知識,包括了雲端、行銷、SEO、創業等等

  • facebook粉絲頁洞察報告大改版揭密!

    facebook粉絲頁洞察報告大改版揭密!

    Facebook 粉絲團默默地推出了新的洞察報告,重新設計了介面及功能,粉絲團經營者可以從中看到更多關於粉絲的動態及數據分析,包括粉絲上線時間、觸及率最高的貼文類型、當天贏得了多少讚…等等。

    而且 Facebook 把介面做了相當程度的調整,不論初階、進階使用者都能輕鬆的看懂報告內容及含意,但可惜目前尚未開放給所有粉絲團使用,筆者有幸一睹最新洞察報告的介面,因此趕緊撰文與您分享新界面的各個項目。

    (閱讀全文…)

  • O2O,是要從哪裡到哪裡?

    O2O,是要從哪裡到哪裡?

    今天念了一篇關於O2O的文章,頗有所感,所謂感想比本文多,所以特別來記錄一下想法。

    O2O通常指的是Online to offline的離線商務模式,使線上商家透過網路帶動原本的服務和產品。

     

    但是這個名詞還是頗為空泛,要怎麼透過O2O的概念形成商模,可能還有一些距離。

    大學念數學最大的好處在於:學會凡事從定義下手,在此,我們試著用窮舉的方式來縮限出一些O2O的定義。

    (閱讀全文…)

  • 行銷到底該拿粉絲團怎麼辦?

    行銷到底該拿粉絲團怎麼辦?

    社群行銷,絕對是近四年來最令行銷人頭痛的一個題目。

    乍看之下好像是一個「最省錢的行銷方式」;但是實際著手時,除了廣告還要活動,做完了還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幫公司賺錢。

    雖然許多人提出了社群的黃金經營準則,但是這不上不下的現象並沒被改善,重點還是在於:缺乏一套評斷社群經營的標準。

    (閱讀全文…)

  • APPLE你肯定是嫌自己股價不夠低吧?

    APPLE你肯定是嫌自己股價不夠低吧?

    主要會寫這一篇的點,是因為看到了APPLE自己在官網上,加放了主打自己優勢的這一篇

    其實去寫「為什麼你需要我的產品」,可以說是行銷文案的基本功,

    但是看看APPLE就不是一間普通的公司,為什麼卻開始做起普通的行銷了呢?

     

    APPLE在賈伯斯的時代是不做這件事情的,他只說「看啊,我們把這產品做得多好,正是你需要的。」

    (閱讀全文…)

  • 總之,還是老闆、老闆、魔王(?)

    總之,還是老闆、老闆、魔王(?)

    昨天上了老查的社群經營課程,早上又看到了從GOOGLE出來的大老對於工作的一些想法

    綜合最近林林總總所參加的研討會和所見所聞,我想,問題的癥結,始終在老闆。

    最後就是跳出了這一篇一點關聯都沒有的心得…orz

    (閱讀全文…)

  • 遊戲營收N部曲 – Candy Crush到底在跨啥小?

    遊戲營收N部曲 – Candy Crush到底在跨啥小?

    前一陣子因為寫了與標題為Gungho、內文卻一點關係都沒有的這篇文章,來討論遊戲獲利的四大要素。

    其實我收到了兩個需求,但是一直拖到現在….

    一篇是針對《英雄聯盟》(LOL, League of Legends)如何透過角色多樣化來進行遊戲平衡,以及隱含的獲利要素。

    另一篇則是針對《激戰2》(GW2, Guild Wars 2)怎麼做到一次性收費,就可以維持營運的精準計算。

    (閱讀全文…)

  • 「我們隨時可以取代XXX」創業家如是說

    「我們隨時可以取代XXX」創業家如是說

    昨天不知道是甚麼好日子,一群好友不約而同地問起了工作相關的問題。

    有的人關心我現在的工作、有的人詢問該如何計算業務的薪資、有的人則是對現在的工作逐漸失去熱情…我並不是甚麼企管或是心理學的專家,只能就個人經驗給點想法和建議。

    其中一個最引起注意的,是最近有了新產品的業務

    (閱讀全文…)

  • 做夢時想通了電子商務

    蠻微妙的,大概這幾天一直被問問題,又要思考公司的事情,居然在做夢的時候夢到了電子商務發展時必然會遇到的問題,也就是大家最愛談的:雞生蛋、蛋生雞(同時維護消費者與供應商的多邊平台模式)。

    (閱讀全文…)

  • 只是想說,找一個地方,躲好

    所以要帶著資料、筆記本和筆和手機,找一家咖啡店。

    酗六個小時的咖啡。

     

    享受投入工作前的最後一個休假日了。

     

    好吧~= =

    其實我這樣就算是在工作了…

  • FB粉絲團經營 vs. 情感設計三層次

    FB粉絲團經營 vs. 情感設計三層次

    講到遊戲的第三次衝擊時,著重在facebook本身所擁有的社群性,和快速擴散後帶來的社群黏著度

    所以在2009年開心農場之後,很多廠商都試圖用facebook apps的形式來達到行銷的效果,深入研究之後發現了一個叫做粉絲團(fanspage)的東西,不但可以透過讚(like)的數字把行銷效果有效量化,還很便宜~但是…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