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生活二三事

生活即工作以外的所有部分,她既美好又令人恐懼,往往我們都走到了最近的一步才知道面對的會是甚麼。

  • 教育挑戰:從跟孩子鬥嘴到挑戰生活

    教育挑戰:從跟孩子鬥嘴到挑戰生活

    有句話說「三歲貓狗嫌」,當孩子成長到三歲左右時,他們會經歷第一次的叛逆期。(接下來直到四十歲之前,他們會不斷找到各種理由,認為自己與父母處於對立狀態…)

    這是因為在這段時間,孩子們開始掌握了「語言」這項工具,並逐漸發展出縝密的推理能力和邏輯思考,這個過程讓他們產生一種萬能感與滿足感。

    我認為,語言發展良好的孩子,在開始學校生活時,會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與自信心。

    但這也帶來一個副作用——「與父母鬥嘴」。有時候,連我也不能輕易在這些「嘴仗」中取勝。因此,我有個強烈的信念:「不能讓孩子在嘴砲中佔上風」。

    讓我慢慢解釋。

    去年八月,我和老婆、小孩及一群朋友前往宜蘭的那山那谷露營,第二天一早便參加了為期三小時的漂漂河活動。

    孩子們玩得非常盡興,而我則是在整條河中跌跌撞撞,消耗了不少精力。

    其中最精彩的一幕是在下游即將結束前,有一個河灣突出處,這裡的水較深且有一處約四五公尺高的懸崖。

    導遊此時邀請大家:「來啊,我帶你們跳下來。」

    說完,導遊和幾位助教人員立刻示範,並保證這絕對安全。

    此時,我的兩個孩子興奮又害怕地說:「啊~~我不要~~我不敢~~」 連我老婆也有些猶豫。

    這注定了當天我無法只是旁觀了事…

    於是,我跟著前面幾位勇敢跳入潭水的學員一起攀爬上去,並對孩子說:「看看爸爸也是敢跳的!」

    「噗通!」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我迅速沉入潭水深處。 當天水量充沛且水質清澈,有了救生衣的幫助,我很快浮上水面,沒有嗆到水,並享受了一次小小的自由落體和全身浸泡的感覺。

    接著,孩子們也受到了鼓舞,和媽媽一起完成了他們的小小跳潭,並表示這是他們參加過最有趣的活動之一。

    今年我們再次來到漂漂河,但因為河水流向改變及地震造成的水質混濁,我們僅進行了漂流,未做更多活動,但孩子們依然樂在其中。

    現在,問題來了。

    如果當時我選擇放棄,事情會如何發展?

    可能,我的孩子會跟著我一起放棄,這可能會讓他們變得更謹慎,錯失許多生命中應勇於追求的機會。

    可能,他們會選擇自己跳下去,依然會覺得有趣,學習到合理的冒險,並在未來十年內笑談他們膽小的老爸。

    教育是一場無法預知結果的實驗。

    即便我跳了,他們仍然可以選擇放棄體驗,而我不應強迫他們做任何事; 但我希望作為父母,能更主動地引導孩子,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路。

    回到「鬥嘴」這件事。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會輕易服輸;所以與他們鬥嘴時,我也不輕易讓步。

    當然,作為成年人,我善於運用各種工具,如傳說故事、法律、字典、定義等,來應對他們的問題或主張,並真心把孩子當作對等的成年人來對待,用成熟的話語回應他們,希望他們能從每次對話中學習。

    有時,我會故意在他們擅長的領域,如圍棋、遊戲中讓他們贏; 在這些領域之外,我也會向他們請教書中的內容、昆蟲的種類與習性…

    畢竟,孩子應該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挑戰和成就感,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敗,只是有時候,老爸仍然得扮演那最終的Boss。

    如果可以,我想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那道難以翻越的高牆,並期待有一天看到他們超越這道牆;

    也要讓他們知道,這世界不是光靠會講話就能生存的,畢竟你還沒鬥贏老爸我啊~

    哈哈哈~加油啊!孩子!

  • 珍惜當下,活出無價

    珍惜當下,活出無價

    以前我看過一個短影片,片中一個男孩問另一個男孩:

    「如果我給你一千萬美金,但你的生命只剩下今天,你會選擇拿這筆錢嗎?」

    被問的男孩幾乎沒有多想,先是在聽到一千萬美金的時候點頭,然後又搖頭說:「喔,我絕對不會做這樣的選擇。」 (閱讀全文…)

  • 投資報酬不成比例佛

    投資報酬不成比例佛

    我昨天晚上有一個(幾乎是廢話的)體會,那就是:人一定要全心全意投入他真心喜歡而且想要做的事情,才有機會得到顯著的成功。

    而我自己最大且最致命的缺點,就是對別人遇到的困難跟問題比較有感,反之面對自己所處的狀況和願望,卻沒辦法那麼投入跟在乎;

    所以至今我比較能被稱為成績的過往經歷,都只發生在企業中擔任要職時…卻沒有甚麼可以說是屬於自己的。

    在寫此文當下,網路上有人發表了自己「正式從LINE離開、還是裸辭」云云的文字,收穫了百萬瀏覽,緊接著就有人要找她出書了。

    這更是讓我感慨萬千,這是一個包裝的世代、這是一個故事的時代,真假與否已經不那麼重要,問題是包裝是否到位、故事是否夠味。

    (閱讀全文…)

  • 在關鍵字思維中錯失參與AI浪潮的先機

    在關鍵字思維中錯失參與AI浪潮的先機

    在AI浪潮下,我覺得一個可惜的現象是,過去20多年「搜尋引擎思維」的影響,使得很多人習慣了「抓關鍵字下結論」。

    一些具有社經地位的長輩們,由於不理解圖靈測試的內涵,又不願意花時間使用生成式AI,快速得出「AI只是很會掰,一本正經講瞎話」的結論,這似乎成了某個群體的反射。

    「為什麼要在手機裝APP打字?有事我不會打電話嗎?」這樣的排斥進步、不願意跟隨時代改變的情節再次發生。

    然而,生成式AI的真正威力在於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進:

    • 一年前:它能生成一段文字,雖然生硬但不算差,有能力的人用來開啟工作,恰到好處。
    • 兩個月後:AI可以寫詩、作曲,生成的圖越來越難辨真假,還能讀網址和檔案。
    • 再兩個月後:AI能輸入指定風格、文字、語言,甚至模擬完整思維,回答跨領域問題。
    • 又兩個月後:AI可以寫出指定腳本和功能的專用AI。

    即使市場已經大肆慶祝這是人類技術史上最誇張的一次爆炸點,仍有超過九成的人不願意花30分鐘,與可以對話的AI好好聊一次天,探索當前進步的真實程度。

    某些人寧可相信這只是Buzz Words,股票數字只是有錢人的炒作,也不願意理解這個新的爆發點可能為你、為我帶來的全新機會與轉折。

    當你不能意識到現在進步的曲線是前所未有的高斜率,AI和擁抱AI的人持續進步,而時間再過半年、再過半年、再過半年……

    現在仍有排斥、不屑心態的人,真的是可惜了。

     

  • 奇異博士II觀影前須知(無雷)

    奇異博士II觀影前須知(無雷)

    終於趕著第一個禮拜看完《奇異II》,還沒安排時間去看《媽的多重宇宙》,看完除了感受到全程戴著口罩有點快悶死之外,幾度哽咽也消耗了我不少面紙,以下是無雷觀影前須知。

    (閱讀全文…)

  • 如果中了樂透彩…

    如果中了樂透彩…

    每次樂透、威力彩超過一個數字,FB就會充斥著各種幹話跟幻想,說真的超過十億以上該怎麼運用,我應該算懂,因為每次獎金很高我都會想過一次。

    (閱讀全文…)

  • [生活品味] 有一種感動叫做音樂劇;其中之最是親子同樂

    [生活品味] 有一種感動叫做音樂劇;其中之最是親子同樂

    已經很久沒有來到位在八德路上的城市舞台,上一次來2012是與前女友(無誤)來看豫劇曲目的《捲席筒》,時隔八年再次來到城市舞台,和太座孩子們一起看完了 AM創意的《小兒子報告!沙發有黑洞》。

    看完整場,我不由得也和太座一起「淚眼汪汪」了起來,我想這來自於編劇在故事中,真的很棒的融入了家庭親子間情感的深刻,只是突如其來的一句「媽媽我希望你永遠快樂」,或是由孩子們圍繞著想像中的沙發飛行器齊唱「一起出發,帶哥哥回家」,都能在一個緊湊的節奏中,如重擊一拳般,把父母突然帶到日常生活中那些突如其來的感動瞬間,不由得會想看看身邊的孩子,看他最天真浪漫可愛的那一瞬間,然後握握家庭中那個努力夥伴的手。

    劇中爸爸每次窩到沙發上的時候,我都感覺有點愧疚,我不是說自己,我只是看到很多爸爸都會這樣!

    音樂的表現和現場演唱的功力,令人動容,引人不盡跟著劇情和詞話,期待每一幕、每一秒,都有出人意表但又會心一笑的表現,上下半場在跡近完美的表現、令人佩服的孩子演員們奮力演出、以及全場跟著互動的歡笑下,幾乎感覺不到時間過得如此之快;我更難以想像,大概在一頓晚餐之後,孩子們還要重新上場表演近三小時,這簡直就是專業舞台的領域了!

    就個人在遊戲設計領域的專業來說,我最訝異於台灣舞台特效的進展,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已經大量的被使用在舞台中,而且成為了關鍵的道具、布景,甚至直接就是劇情的一部份;在舞台編排的創意中,甚至可以看見實境舞台做了垂直90度的視角翻轉,毫無突兀的無縫接軌,讓觀眾由整個客廳往下俯瞰,這在電影當中大概只有《全面啟動》能看到這樣的特效。

    回到家對AM創意做了不少功課,這可不只是相見恨晚,豐富的音樂劇與孩子可以參與的劇教,我相信未來AM創意的作品將會是我們一家親子相處不少缺少的新角色。

     

  • 第四屆簡球會參加心得:人生x實踐x不怕輸

    第四屆簡球會參加心得:人生x實踐x不怕輸

    2014-03-15 14.01.14
    你的魚會是甚麼樣子的呢?
    你朋友的魚會是甚麼樣子的呢?

    引言 – 我們先放棄的不是夢想,而是對自己的想像

    簡球會和一般活動相當不同的點,從參加者身上就可以看得出來,除了一般相當少見的高中生,大部分對於人生都充滿了積極樂觀的看法,在孫治華的引言中,讓參與者藉由「畫魚」,把這不同的感受實踐成一個具體項目,以發掘自己和眾人的不同,最後勇於表達出來。

    本次活動的講者相當有趣,分別是在中國內地商業之旅一百多天的桌遊莓,公益設計的李紅豆,及簡報藝術烘培坊的Bill 彭毅弘。

     

    桌遊莓 – 為自己出征

    講者的第一句話就深深吸引我的注意:「對我來說,人生就是一場遊戲。」

    桌遊莓原先是金融背景,在23歲時就已經規劃好自己30歲時想達成的目標,在第一份工作任職三年後,用自己理財所存下的錢,到德國艾登參加桌遊展,並且聽完一百場講演,讓自己走上引導培育之路,也在一百多天的中國內地之旅中,成為第一個登上騰訊內訓舞台的台灣人。

    在「為自己出征」的前提下,因為閱讀了《獲利世代》《Business Model You》等書,決議讓自己前往更大更好的目標,因為認知到挫折是遲早的事情,所以趁年輕時趁早學失敗,即便自己走的那條路不一定在陽光下,但是因為知道自己的方向,即便過程艱辛,這也是一個目標實現的過程。

    講演的最後也分享了桌遊莓對中國內地的認識:高薪、高物價、高競爭,一個準時上下班的員工,也願意花一個小時以上的通車時間去自我精進;並且以一句話總結:

    「人生是一場遊戲,快樂的人參與其中,不快樂的人只是旁觀。」與聽眾共勉。

     

    省思:

    遊戲化及其應用是我很關心的一個主題,在台灣遊戲業界終於走向夕陽,到底這些人才能夠如何發展並轉型?

    桌遊莓是一個很好的典範,而台灣遊戲業界能者更不在少數,把遊戲化的概念導入跨領域,並且勇於跨出去,應該會是未來遊戲業界的一大課題。

     

    李紅豆 – 公益跨設計

    李紅豆以癌症篩檢與廢棄單車為主題,說明自己在公益醫療與城市創新上,如何利用設計結合公益,讓價值最大化。

    講演的一開始李紅豆述說了自己成長的心路歷程,並闡述了自己心裡的一套系統概念成形的過程:

    學生時代一直將資源、舞台、實驗交互導入,以一種活水共鳴的形式不斷擴張其規模,到了出社會之後,更勇於實驗,並拉進資源打群架,最後引導出「不能輸」的氛圍;由於其過程分享大多需保密,故不多做著墨說明。

    這驅動力來自於以下幾點:

    • 好奇並永保赤子之心
    • 知識擴展後交集的火花
    • 工作與[社群、活動、學習]的活水共鳴擴展
    • 產品設計工作坊
    • 洗頭推拉力法則
    • 聚集同方向的夥伴與人脈

    最後一樣以一句話作為結語「小小的改變是必須的」,藉由實踐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省思:

    本段也是深引起我的共鳴,QA時也有人提出了「紅豆一直在實踐新的東西,即便我們最後看到的已經是結果了,為什麼你能完成這麼多事?」

    想、說、做,一直是在一條路上的階段,沒有進入實踐,都像是一種高調的幻想,而也因為紅豆「不能輸」的精神,推動了執行力,又比僅僅只是「下去做」更高了一個層次,非把自己逼出一個結果的壓力,變成了一種驅動的泉源,久而久之,「夢想家」成為了真正的「實踐家」。

     

    Bill 彭毅弘 – 微笑走上不一樣的講台

    Bill先說明了TED及Slide Share等兩個簡報,說明一個「用視覺吸收資訊」的新模式,在視覺及社群的交互影響下,可以讓一個理念快速地被吸收且傳遞,這可以說是資訊時代的一場視覺革命,並且在講演中以「三個禮物」分享了三個簡報製作的重點。

    1.表達視覺化

    我們過去太受限於紙本的經驗,在視覺上停留在天地兩邊的留白,無法透過一張圖真正的帶來視覺衝擊;簡報問世28年,應該更熟悉擺脫出血滿版的限制,藉由圖像和文字的組合在視覺上帶來震撼。

    要更熟悉從一般人所不會觀察的角度去擷取視覺重點,並且善用現代的修圖工具達到快速修圖的效果(Pic MonkeyClipping Magic),熟練後也更容易營造出不須滿版的效果。

    2.訊息圖像化

    訊息圖像化的好處在於將線性的口語訊息透過二維更有效的展現,當在展演「關聯」「覆蓋」「包含」等隱含數學與邏輯的觀念時,訊息的圖像化會更易於吸收。

    扁平化設計時代的來臨讓我們更容易去做出簡單易懂的圖形,重點是要相信自己做得出來,或者取用網路資源(如thenounproject.com)來使用圖像。

    3.選色系統化

    跟著logo去設計是最簡單的,因為logo通常已經是精心設計出來的結果,透過對於一個logo的分析、解構、重製,我們可以輕易取得其字型、顏色與元素,從而在簡單的變化中達到一致性的設計效果;而色系的提取也可以透過一些工具取得,如adobe kuler 及其App。

     

    最後Bill也用一句話和各位作結:To Start, You Don’t Have to Be Good; To Be Good, You Have to Start.

     

    省思:

    因為太威了所以我只有讚嘆和努力吸收,會後有握了Bill的手,並且開始研讀簡報藝術烘培坊

     

    [title]總心得與結語[/title]

    能夠參加到一場連續四小時都極高水準的分享會著實不易,也非常感謝各位講者願意把自己的心得精簡並提取出來變成一場心靈與知識的饗宴。

    這一場分享我下了一個標語為:人生、實踐、不怕輸。

     

    與會分享的三位朋友都對自己的人生有相當的規劃和了解,並且勇於實踐和執行,在過程中不斷地修正自己、成長,用一種不怕輸的精神鞭策著自己前進。

    學習到了許多,並深深感動。

     

  • 黃色小鴨:從裝置藝術到行為藝術

    黃色小鴨:從裝置藝術到行為藝術

    黃色小鴨一進台灣開始,就和過去所有上了版面的新聞一樣,變成了個極熱門的話題。

    從桃園、高雄到基隆,乃至於近期沸沸揚揚的范可欽事件,在在引起眾人的目光。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