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 打造元宇宙前,先做好元乙太

突然全世界都開始討論起了「元宇宙 Metaverse」,當然一大原因是 Facebook 沸沸揚揚地把廣為十數億人認識的公司一夕之間改名,另外是這個詞彙真的太夯了、又太充滿幻想了,以致全世界都要來參上一咖說說元宇宙。

我們首先從文字上來了解「宇宙」和「元宇宙」吧?

宇者,上下四方,宙者,古往今來,宇宙一詞本身指的就是所有的時空間的集合;

元宇宙指的就是人工的方式創造或模擬一個時間與空間的集合;最普遍的認知,是以VR的方式創造一個平台,這個平台上可以創造新的空間集合,並且有新的體驗;

在這裡就很容易產生一個誤解:我們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元宇宙了嗎?

有人說我們早就有一堆元宇宙了:有Facebook元宇宙、IG元宇宙、抖音元宇宙…但諸位要知道的是,這些平台服務最多是建立了個別的生態系,他們雖然消耗了很多人的時間、給了許多人嶄新的體驗,但並沒有創造任何的空間,也沒有任何基於「空間」的體驗感。

一個元宇宙本身,必須擁有完整、甚至更廣大的時間空間,可以乘載所有我們現有的硬體和軟體內容,於是元宇宙有自己的FB、有自己的IG、有自己的抖音;元宇宙還要有一套宇宙規則,他可能G值不一樣、人類能夠有超能表現,或者所有的建築都只能用布丁構成;元宇宙應該得是一個新的、人工方法下,一定程度隨心所欲的宇宙。

而在許許多多的元宇宙之間,又有一個通道,可以是哆啦A夢的時光機、可以是無敵破壞王的港埠、可以是明日傳奇的時光船,總之這個通道和方法,可以讓一個獨立的人格或身分,穿梭在不同元宇宙之間,以DC的說法,這就是一個Metaverse 0。

然後問題來了,難道諸位真的認為只要宇宙和宇宙的數量能無限擴張,體驗和財產就會無限的擴張嗎?想想這些古往今來的創作者,他們還是擁有一定的創造權利;再想想這些已經在世界經濟有一席之地的人們,他們還是最有能力在元宇宙中開疆闢土的領先群,到底甚麼能保障這些權利和財產和交易呢?

以現在的發展看來,其實就是區塊鍵應用下的NFT(另一個說來話長)。

不過,我認為現有的討論都太早。

在發展元宇宙前,諸大科技公司必須先發展「元乙太 Metaether」,如同所有的科學與哲學一樣,我們必然先找到了單位元、原點、基礎規則與公設之後,才有辦法發展出一套定義、規則、乃至於宇宙。

而這套基礎,據元宇宙這個詞彙的用法,應該被稱為元乙太。

現在看來goggle與硬體的完備性必然是一塊,甚至會以我們現在還沒想像到的方式出現;

感官呢?物理規則呢?開發規則呢?

結合上超巨量運算和感官,絕對不是拿個一兩套遊戲引擎、物理引擎就可以解決的事。

理解到此,其實我們暫時,離元宇宙還很遠很遠。

延伸閱讀:談NFT之前,不妨先了解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