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eLIEve

  • 《吾子吾兒》悼洪仲丘

    《吾子吾兒》悼洪仲丘

    聽完了《你敢也有聽著咱的歌》,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想不到有一天,在台灣居然要出現這樣一首歌,來唱出人民的苦痛。

    (閱讀全文…)

  • facebook粉絲頁洞察報告大改版揭密!

    facebook粉絲頁洞察報告大改版揭密!

    Facebook 粉絲團默默地推出了新的洞察報告,重新設計了介面及功能,粉絲團經營者可以從中看到更多關於粉絲的動態及數據分析,包括粉絲上線時間、觸及率最高的貼文類型、當天贏得了多少讚…等等。

    而且 Facebook 把介面做了相當程度的調整,不論初階、進階使用者都能輕鬆的看懂報告內容及含意,但可惜目前尚未開放給所有粉絲團使用,筆者有幸一睹最新洞察報告的介面,因此趕緊撰文與您分享新界面的各個項目。

    (閱讀全文…)

  • Google Latitude, 8/9掰掰~

    Google Latitude, 8/9掰掰~

    原文見:https://support.google.com/gmm/answer/3001634?p=maps_android_latitude

    Google Latitude將在2013年8月9日退役,包括Android,iPhone,API,iGoogle小工具,maps.google.com等各項服務。

    使用者將不再能夠使用Google Latitude分享您的位置。

    (閱讀全文…)

  • O2O,是要從哪裡到哪裡?

    O2O,是要從哪裡到哪裡?

    今天念了一篇關於O2O的文章,頗有所感,所謂感想比本文多,所以特別來記錄一下想法。

    O2O通常指的是Online to offline的離線商務模式,使線上商家透過網路帶動原本的服務和產品。

     

    但是這個名詞還是頗為空泛,要怎麼透過O2O的概念形成商模,可能還有一些距離。

    大學念數學最大的好處在於:學會凡事從定義下手,在此,我們試著用窮舉的方式來縮限出一些O2O的定義。

    (閱讀全文…)

  • 行銷到底該拿粉絲團怎麼辦?

    行銷到底該拿粉絲團怎麼辦?

    社群行銷,絕對是近四年來最令行銷人頭痛的一個題目。

    乍看之下好像是一個「最省錢的行銷方式」;但是實際著手時,除了廣告還要活動,做完了還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幫公司賺錢。

    雖然許多人提出了社群的黃金經營準則,但是這不上不下的現象並沒被改善,重點還是在於:缺乏一套評斷社群經營的標準。

    (閱讀全文…)

  • 人生最可怕之事

    人生最可怕之事

    話說約莫有三周沒有更新了,有非常多文章停在草稿中…

    主因還是沒能好好抽出時間來沉澱,至於上班之後有多忙,就不解釋了。

    (閱讀全文…)

  • To Be a Decent Person.

    To Be a Decent Person.

    放下手邊正在編輯的兩篇文章,其中一篇還解釋著自己為什麼很久沒寫文…

    只因為看到了這一篇:一位高中生為壹電視轉賣寫下的信,姑且摘錄之:

    …直到開播,我第一個想法是,新聞鏡面怎麼能夠這麼乾淨?主播台怎麼可以這麼高級?畫面左邊怎麼會沒有直跑馬?晚間新聞甚至有單元!國際新聞比例也比其它台高。那時,我開始愛上壹電視,我發現我看過壹電視後,對於其他傳統新聞台會看不下去,進了小吃店看見那些新聞台,就會有種煩躁感,卻只能藉由想像,甚至夢過壹電視新聞台在真正的電視機裡出現,那是令人興奮的。…

     

    讀完此文,我心裡有著很深的感動和感慨,就從理性跳出來寫下這(照例)一點關係都無的標題。

     

    [title]Decent Person[/title]

    這是一個很深奧的詞彙,在印象中總是出現在美式戲劇或電影的喪禮上。

    致哀詞的人說著:「He was a decent person.」

     

    我的解讀中,這詞彙不只是一個「得體的人」「體面的人」「好人」。

    對我來說,他更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有尊嚴的人」。

     

    看完了這封高中生寫給壹電視的信,這詞彙跳上我腦海:

    一個努力製作節目和內容的媒體,終於得到了一個讀者的認同和尊敬,你們都是Decent People。

     

    在這樣書信來往的過程中,沒有煽情、沒有手段,僅僅只是「你做了對的事情,而我看見,並且深表認同」

    我深深的感動著。

     

    [title]做行銷,為什麼不看電視[/title]

    最近被主管質疑:「你是一個做行銷的人,為什麼不看電視?」

    大眾媒體依舊是非常有效的傳播利器,宣傳和洗腦的效果可能還遠在網路之上,其實在資源許可的情況下,是應該要了解電視這塊的。

     

    但是我離開電視已經五年了,可能是因為心裡還認為自己是個教育人大於行銷人吧?

    電視在台灣,是一個讓人極度失望的科技和傳媒。

     

    充斥了廣告、業配、youtube、PTT,還有各種原因目的不明、卻強力放送洗腦的新聞。

    即便偶而吃晚餐中餐時看到電視播放,短短的30分鐘,思緒就已經被各種腥羶色佔滿,眼耳充斥著各種對人生一點幫助都沒有的演藝新聞。

    我不想知道誰怎麼賣弄身段、誰甚麼情殺手法、誰甚麼心理病態,以及這些所有人的叔叔姑姑阿姨前妻鄰居小朋友,又是怎麼看待這些事的…

     

    電視,充斥著太多太雜的聲光刺激。

    它讓人變得麻木不仁,用一種近似催眠的手法把各種資訊硬塞到我們心裡腦中。

    媒體,太多我不理解的目的、太多錯誤的資訊和解讀…

     

    所以我關上電視,選擇不看不聽…

    去維持一個被強迫灌食資訊的人,最後還能維持的尊嚴:我選擇了「不」

     

    [title]To Be a Decent Person[/title]

    昨天我回到了自己的老東家,大家都很熱情的歡迎我,問問身體狀況,然後說我看起來真是好多了。

    其實心裡有很多感觸,當時事業沒有做好,但是這些人依舊是好人,對於自己先離開崗位了,我感到抱歉。

     

    聊天的過程中,只有一件事情吸引到我,那便是離職前設計的小點菜書,它還在,而且被改得更好了。

    那一時之間,總算還能說:我雖然離開了,但是沒有對不起自己。

     

    或許在我的喪禮上,還能至少有一個人,願意說一句:Believe, my friend, he was a decent person.

    那這一生或許就沒有甚麼遺憾了。

     

    但是其實我知道的,離這個詞彙,自己還很遙遠。

    要成為一個有尊嚴的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是一輩子的事。

     

    而我還有半輩子可以努力。

    只求有一刻,能像壹電視一樣,因為一件正確的事,得到那麼一點點認同。

     

    [title]不知所云[/title]

    寫下此文時太多想法,不知所云。

    這是一個深遠的目標,一個難解的詞彙。

     

    或有錯思錯解,還望各位讀者見諒,總之背後的真意,就在那裏。

     

    如果大家都是個Decent Person….

    這世界應當可以更美好,那該有多好?

     

  • 想法記錄:「即時」等於「未來」

    想法記錄:「即時」等於「未來」

    寫下這標題,雖然腦海裡想的是一套有趣的應用服務,但是第一個在心裡浮現的,卻是前幾年還挺紅的一部美劇《新聞超感應》

    (閱讀全文…)

  • APPLE你肯定是嫌自己股價不夠低吧?

    APPLE你肯定是嫌自己股價不夠低吧?

    主要會寫這一篇的點,是因為看到了APPLE自己在官網上,加放了主打自己優勢的這一篇

    其實去寫「為什麼你需要我的產品」,可以說是行銷文案的基本功,

    但是看看APPLE就不是一間普通的公司,為什麼卻開始做起普通的行銷了呢?

     

    APPLE在賈伯斯的時代是不做這件事情的,他只說「看啊,我們把這產品做得多好,正是你需要的。」

    (閱讀全文…)

  • Gungho的小改版,風波的小徵兆

    Gungho的小改版,風波的小徵兆

    此照無他,正是Gungho旗下Puzzle and Dragon的開始畫面。

    月營收27億新台幣之後,各界的關注自然從一開始只注意獲利,逐漸把焦點衍伸到各種詮釋角度。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