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社會三四年,除了參與並接觸到一些公司,也聽不少朋友抱怨他們公司正在發生的狀況。從經驗中我最後統整出來,那些正在大變動以至於即將停歇業的公司企業,第一個徵兆就是「內部角色混淆」。
為了釐清這件事情的徵兆,特別在這一篇當中談一下:企業內有那些角色?又會發生怎樣的角色混淆?
出社會三四年,除了參與並接觸到一些公司,也聽不少朋友抱怨他們公司正在發生的狀況。從經驗中我最後統整出來,那些正在大變動以至於即將停歇業的公司企業,第一個徵兆就是「內部角色混淆」。
為了釐清這件事情的徵兆,特別在這一篇當中談一下:企業內有那些角色?又會發生怎樣的角色混淆?
昨天在倉庫參加了HPX Life 26,聽完李毓修老師的分享,主要是對UX職位發展上更深的期許,認為UX除了把基礎打好之外,更必須把眼光放得更遠,從營運、產品的角度來了解資源、獲利,以期用UX改善整個企業與產品。
昨天是尾牙,並不想讓辛苦準備晚餐的老媽失望,所以吃了一個割包,不要過量攝取的話,只要多做一點運動其實也就夠了;在那當下比起去抵抗路過麥當勞時的罪惡感和羞恥心,其實我更在意父母有沒有快樂。
在啃咬下第一口時,突然發現:愛自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台灣不管在哪個業界,都有一個很大的痛點,那就是政治與信仰凌駕於專業與理性之上。
這裡所提到的「政治」並不單指人民與政府之間的政治,而是包含各種人際關係與團體之內的「政策」所交織而成的關聯。
最近真的聽了太多跟網路創業、創新、技術、投資、apps、O2O相關的話題,以至於感覺身邊充滿了「小屁孩創業家」的錯覺,剛好看到Rovio前世今生:小鸟愤怒三年 未来何去何从? 一篇有感,從行動時代看向網路創業,寫了一些對於台灣創投現況的想法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