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的進程:策略、技術與場景的交匯

昨天與友人聊到 AI 的發展,讓我再次確認一個關鍵概念:無論 AI 如何強化人們的程式設計與實作能力,它的應用仍然圍繞在三大領域——「策略」「技術」「場景」。
  • 沒有場景,AI 只是在追逐新技術的學術研究,缺乏實際應用價值。
  • 缺乏策略,即使有了場景,應用也顯得索然無味,無法真正產生影響力。
  • 缺乏技術,場景與策略難以落地,效率無從提升。
唯有這三者結合,才能推動 AI 在商業與社會層面的真正進展。

MCP:AI 與應用的語意協議橋樑

在這次對話中,我們也聊到了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語意協定)。
MCP 的角色類似於「語意協議橋樑」,它在 AI 與應用程式之間建立標準化的溝通機制。某種程度上,它像是「接線生」,負責讓不同應用對接 AI;另一方面,它也像是 AI 的「超級即時口譯」,確保 AI 理解應用的需求,並以最符合情境的方式回應。當應用服務接上 MCP Server,便能與 AI 進行直接且高效的溝通。

AI:從聊天夥伴到解決方案

其實,AI 就像社區裡那個「聽說特別聰明的天才孩子」。我們與他的交集,往往只是出於好奇,與他閒聊、測試他的能力,一但想讓他參與我們的工作與決策,卻往往流於淺層。
除非,我們開始分享更多的資訊、賦予更高的權限,並制定 MCP 把生活與工作的問題帶進 AI,才能讓這位天才擁有一套工具,使「聊天不只是聊天」,而是產生真正的價值。

AI 的下一步:回到應用場景與策略

2022 年時,自動化是 AI 發展的下一步,而如今,AI 本身已經獲得了自己設計自動化的能力。隨著技術演進,應用場景與策略的重要性再次浮現,成為推動 AI 進一步發展的核心。
AI 的故事,終究還是回到了「如何真正改變世界」這個問題上,而答案,仍舊藏在場景、策略與技術的交匯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