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 Believe
  • 經營隨筆
  • 服務項目
  • 聯絡我
  • 關於 Believe
  • 經營隨筆
  • 服務項目
  • 聯絡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職場故事 (53)
    • 哲學與觀點 (47)
      • 生活二三事 (42)
        行銷 (3) 商業模式 (2) 服務 (2) 品牌 (3) 客群分析 (2) 社群 (3) 網路行銷 (3) SEO (1) SNS (2) 美食 (1) 創業 (3) 商模 (2) 投資 (1) 管理 (2) 減肥 (4) 運動 (2) 飲食 (2) UX (2) 教育 (4) 健康 (2) 孩子 (2) 遊戲 (4) 產品策略 (2) 電影 (1) 雜談 (1) 回顧 (2) 新創 (1) AI (2) 話題分析 (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回顧過去] 我在Foodpanda的日子...(2)

        [回顧過去] 我在Foodpanda的日子...(2)

        2024 Jul 27 職場故事

        2012年是一個怎樣的時代?那是一個全世界、全市場都充滿「成功創業」氛圍的時代。 2007年iPhone問世,智慧手機創造了全新的商業載體;2009年Facebook開始為全球所知,社群和精準廣告帶來了全新的行銷體驗。 儘管賈伯斯在2011年辭世讓全世界震驚悲痛,但新創企業和品牌依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在台灣,2010年Groupon收購了地圖日記,Gomaji也在同年推出了團購服務。愛評網、AppWorks與旗下的EasyTable等新創平台接踵而至,讓「用一個網路平台就能做生意」的概念深入人心。 在這樣一個熱錢充斥、機會無限的時代,台灣擁有連本地人都未必察覺的優勢。首先,台灣是華文新創的前哨站,網路水平和社會安定度名列世界前茅。 再者,淺碟型市場特性讓各種「有賣點」的新事業能迅速成功或失敗,成為特別適合燒錢測試的市場。因此,德國最大的創投基金Rocket Internet在決定發展自有品牌Zalora和Foodpanda時,將台灣市場納入了考量。 或許現在已經不太有人記得2011、2012年間在台灣的Zalora。 當時,它曾一度攀上台灣網路電商第三名的寶座,擁有超過三百名員工,甚至開始建立自己的倉儲系統,就像現在在台灣大力投資的韓國Coupang一樣。 而彼時的Foodpanda,與現在轉手給德商Delivery Hero的龐大巨獸更是完全不同。 當時的FP總數不到30人,沒有車隊、沒有App,全公司共用一支電話,在Zalora成功插旗台灣的前線基地中,默默地在其內湖辦公室的一張桌子上開始發展。 即便FP在當時看起來是如此的不起眼,但是它背後接受的是德國RI的資金,母公司設立在新加坡,又同時在東南亞七個國家設立分公司發展,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的王者開局了。 如果以遊戲比喻,現在的FP或許是一把LV300的巨靈寶劍,但當時的FP只是LV1的檜木棒,唯一的優勢是「國際+8」的屬性支撐,勉強算是新創領域中的一個角色。 2012年5月15日下午三點半,我突如其來地接到一則來自以前長官的訊息。 言下之意是: 「雖然我們合作時間不長,但我還蠻欣賞你這個人,恰好有那麼一間外商,想要找個資深行銷人才,所以我就想到你了。對了,你英文還行吧?」 這一訊息不僅改變了我的職業生涯,更讓我開始了一段難以忘懷的冒險。 (待續)

        • 回顧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不是每個人都從一開始就很順利

        • 2013 Mar 02

        我愛中華隊

        • 2013 Mar 09

        唐伯虎點秋香 之 年終何在

        • 2013 Feb 04

        DP11心得分享 - UX、IDEO、marketing

        • 2013 Feb 24

        當古典樂把人生縮為樂章,既成經典、亦為時尚

        • 2013 Oct 02

        終於把站給救活...

        • 2013 Feb 04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