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服務項目
  • 部落格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服務項目
  • 部落格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哲學與觀點 (47)
    • 職場二三事 (51)
      • 生活二三事 (42)
        • 職場故事 (3)
          Apps行銷 (0) 想法 (2) 理念 (3) 自由 (2) 大阪 (1) 旅遊 (1) 旅遊規劃 (1) marketing (0) 行銷 (3) 12強冠軍 (0) team taiwan (0) robots.txt (1) 人生 (1) Philosophy (1) 價值 (3) 商業模式 (2) 服務 (2) 產品 (1) 品牌 (3) 客群 (2) 客群分析 (2) 社群 (3) 網路行銷 (3) SEO (1) SNS (2) 資訊架構 (1) 台灣鍵盤趴 (1) 老貓 (1) 鍵盤 (1) 下午茶 (1) 港式 (1) 祥發港式茶餐廳 (1) 美食 (1) 茶餐廳 (1) 西門町 (1) 創業 (3) 創新 (2) 商模 (2) 憤怒鳥 (1) 成功 (1) 企業 (1) 投資 (1) 管理 (2) 角色 (1) 責任 (1) 攝取 (2) 減肥 (4) 運動 (2) 飲食 (2) 傳遞 (1) 媒體壟斷 (2) 理論 (1) 資訊 (1) UX (2) 教育 (4) 設計 (1) 賈伯斯 (1) diet (1) 健康 (2) 飲食控制 (1) 孩子 (2) 遊戲 (4) 備份 (1) apps (1) LINE (1) 22k (1) 心情 (1) 抒發 (1) 反媒體壟斷 (2) 自尊 (1) 自重 (1) 道德 (1) 媒體 (1) 臥軌 (1) 關廠工人 (1) 影評 (1) 悲慘世界 (1) 電影 (1) game (1) gungho (1) 平衡距 (1) 社群黏著度 (1) 門檻 (1) experience (1) iPad2 (1) education (1) 雜談 (1) Easy Taxi (1) UBER (1) 破壞式創新 (1) 柯P (1) 柯P 意思 (1) 柯P 為什麼 (1) 柯文哲 (1) 連勝文 (1) 會議 (1) 開會 (1) 領導 (1) 威力彩 (1) 樂透彩 (1) metaether (1) metaverse (3) 元乙太 (1) 元宇宙 (2) Discord (1) NFT (2) pixel (1) pocket operator (1) 權威距離指數 (1) 創意 (1) 紀律 (1) Foodpanda (2) 回顧 (2) 新創 (1) emotional labor (1) 情緒勞動 (1) AI浪潮 (1) 人工智慧 (1) 技術變革 (1) 生成式AI (1) 關鍵字思維 (1) 悟空 (1) 遊戲市場 (1) 黑悟 (1) 黑神話 (1) 黑神話悟空 (1) 成就 (1) 挑戰 (1) 鬥嘴 (1) 負面行銷 (1) AI (1) cuboai (1) 公關 (1) 經理人 (1) 職場 (1) 職業素養 (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別為了做網路而做網路

          別為了做網路而做網路

          2013 Feb 06 職場二三事

          剛結束了兩個網站的初步討論,可能即將根據一些今天討論的想法總結,做兩份提案給客戶,順道報價。 遙想過去所有經歷過的專案,有些話我實在很想跟全天下的老闆說... 老闆,別為了做而做,這世界不只沒有萬靈藥,還沒有後悔藥。 [title]資訊很好,可以讓你的事業成長[/title]但是... 我覺得大部分能當上老闆的人,都有一種特異功能,那就是忽略某些他不想聽到的話。 而那些能把話聽進去的人已經少數,聽進去又做得到的就更少了,所以每每我們看到那些成功的例子,都會覺得:「啊,這老闆簡直是他馬的完人。」 從傳統社會進入資訊化之後,很多東西都變得更簡單、更容易擴散發展,在電腦化和網路化甚至於行動化的威力之下,很多老闆都決定要善用這一股時代的浪潮與力量。 我很常聽到一些老闆的話是: 「嘿,你來看看這個技術,你有沒有甚麼想法?我們來用這個技術做些甚麼好不好?」 其實這樣是很好的,代表一個事業與其領導人正要前進、變化,迎合世界的腳步。 可是往往聽到這些話,卻都讓我非常卻步,很簡單: 「老闆,說真的,你有沒有想清楚?」 台灣老闆超多,大概在路上丟一顆石頭可以砸到三個。 但是能夠真的把事情想清楚的那位,不是在20樓以上的辦公室裡,就是賓士裡或是在飛機上。 資訊很好、網路很好、社群很好,但是,你真的需要嗎? 我所接觸到的老闆,不是困在三萬公尺的高空用望遠鏡看著未來,就是用3μm的顯微鏡在看過去; 其實只要稍微保持距離、想清楚,當老闆掌握了吸收快、思慮慢、執行穩,就可以真的拿各種現在的技術來擴展事業;能不能看到那個「但是」,基本上就決定了一個技術專案的成功與失敗。 [title]我的公司需不需要一個網站?[/title] 看得到這一篇的人,由於你已經身處於網路當中,自然而然會覺得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事實上,你家隔壁的理髮廳並不需要網站,搜尋引擎也很可能找不到你公司附近的便當店。 這簡單的證明了有一些公司與產業其實與網路的關聯性非常低, 賣麵也可以賣到開賓士,他需要開個電腦做網路行銷嗎? 回過頭來看看網站可能牽涉到幾個商業行為:品牌形象、客戶溝通、產品陳列、EC的金流與物流。 最重要的是先釐清企業所需要的是甚麼。 是為了增加業績,還是為了純粹提供客戶資訊或服務,然後再一步步釐清網站所需要的功能和版面。 當老闆面對網站的無限可能,又或者只是看了一個FLASH動畫就想做網站,卻忽略了企業真正的需求時,是很危險的。 [title]我的公司到底需不需要粉絲團?[/title] 其實我相信大部分的公司都不需要粉絲團,就算現在就把你粉絲團給關掉,業績也不會受影響。 社群網路之於企業,只是一種基於群眾、快速擴散資訊的工具 投過社群來發散活動、廣宣,照理來說都會有一定的效果─ 只要:產品和服務真的夠好。 我講幾個大家不難想像的情境: 當APPLE打算做一日九折活動...當X達人某天要免費送300個麵包排隊...當元宵節有一萬個花燈可以領... 你可以輕易的想像這些訊息,透過粉絲團乃至於整個社群網路被快速的擴散並且傳遞。 當一開始經營粉絲團的策略錯誤,聚集了三萬個想要看美女圖或是笑話圖的粉絲,互動率隨著時間推演越來越低...一篇沒有獎勵的活動訊息,可能會收集到一些讚、一點分享,卻無法帶來實際的轉換率。 沒有聚集到真正關心議題和產品的社群,是個注定失敗的社群。 我覺得做粉絲團很好,如果產品圖文資訊密度夠高,知識符合大眾的需求 而社群經營者又能夠有效的與大眾互動,那就做吧。 [title]這世界不只沒有萬靈藥,還沒有後悔藥[/title] 如果有一個單一的方式可以讓一個企業多賺錢,任何老闆都願意嘗試。 所以很多新名詞被濫用了,像是網路行銷、社群行銷、網路事業、EC、SEO、關鍵字廣告。 可惜那都只是一種工具、資訊擴散傳遞的方式,單一的問題可以被解決或優化,但是單一的工具拯救不了一個企業的複雜問題。 商業模式的核心在於價值主張、在於你到底提供給客戶甚麼/客戶到底要甚麼。 任何工具都不會是萬靈藥,當公司發展到缺網站的時候,再去架網站,不可能是連服務、案例都沒做好,就興沖沖的認為一筆錢砸下去事業就會起來。 最可怕的是當老闆一意孤行地認為,我就是要用這個技術或概念來拯救公司,往往又造成一筆損失,這時候也沒有後悔藥可以吃。 [title]結語[/title] 誠如角色混淆一篇當中所說,我認為想當老闆很棒,願意出錢、敢冒險,都是一種勇於開創屬於自己時代的精神。 但是要想清楚的還是,我和我的公司到底創造了甚麼價值?提供給消費者甚麼服務?我要怎樣做得更好? 我認為這才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 每天都更為顧客著想一點點,進步和賺錢都是當然的事。 end.

          • 價值
          • 商業模式
          • 商模
          • 服務
          • 社群
          • 網路行銷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即將出發去大阪

          • 2012 Sep 29

          調整作息中~~

          • 2013 Mar 05

          珍惜當下,活出無價

          • 2024 Aug 15

          遊戲營收N部曲 - Candy Crush到底在跨啥小?

          • 2013 Mar 16

          Google Latitude, 8/9掰掰~

          • 2013 Jul 11

          DP11心得分享 - UX、IDEO、marketing

          • 2013 Feb 24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